送别陈忠实 遗体告别仪式今上午举行
五天来,已有8000余人前往陕西省作协院内吊唁陈忠实,昨天是最后一天,前来吊唁的社会各界人士仍有增无减。上午,华阴老腔,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易俗社、陕西板胡协会都在追思堂前做了悼念演出。下午,满院如雪的花圈挽幛,开始移往凤栖山麓。今天,告别仪式将于早上八点举行。
让先生再听一次他最爱的老腔
老腔艺人哭别演出现场
“哎,来咧!”一声叫板之后,华县老腔那独特的旋律在省作协大院为已故著名作家陈忠实设立的灵堂前唱响。
昨天,老腔艺人张喜民和他的同伴们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演出。相同的唱词,不同的情绪。当锣鼓敲响,仍然是撞击人胸肺般粗犷豪放的曲调,但却透露出无比的苍莽、苍凉与悲壮。一曲唱罢,张喜民哭了,队伍中,那些年过半百的老艺人们也哭了。有人说“先生,给您再唱一遍您最爱的老腔,您听到了吗?”不少前来悼念的市民都热泪盈眶。
老腔里藏不住的哀伤
昨天早晨天刚亮,张喜民就和同伴们匆匆从华阴市卫峪乡双泉村出发,踏上了赶往西安的路程,他们前几天就计划好用自己的形式,去送别最尊敬的陈忠实先生,“让先生再听一次他最爱的老腔。”到了现场,众人水都顾不上喝,就开始准备乐器。十一人的队伍来了九个,老人们神态肃穆,一言不发。虽然这次的舞台很小,但对这些老腔艺人而言,却比任何一次都更隆重。他们先步入追思堂,对着陈忠实的遗像三鞠躬。出得厅来,在大院里的画像前,再次鞠躬,鞠的很深。
和老腔班子很熟的陈爱美也来了,她介绍首先演出的此唱段全名叫《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是2006年北京人艺排演话剧版《白鹿原》时,导演林兆华特别邀请陈忠实亲自作的词。
艺人们面向画像而歌:““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男人笑女人哭都在炕上……”当这些熟悉的唱词发自肺腑时,仍然是浑厚的嗓音、粗犷的呐喊、震撼的气势,但所有人都听出了藏不住的哀伤。
下一曲,仍是《白鹿原》中的唱段《将令》。这次,艺人们转身面对大家,“将令一声震山川,人披衣甲马上鞍,大小儿郎齐呐喊,催动人马到阵前……”没有了平日的血脉贲张,磅礴豪迈,取而代之的是大江东去的四顾苍茫……
唱完后,七十岁的张喜民站在陈忠实画像前,默默地哭了。
他对老腔的扶持特别大
回到房间收拾乐器时,张喜民仍然眼中含泪,他说自己好几次都要唱不下去了,“一唱就唱不出来的感觉,不好受,心堵住了,但是还是要唱,这是我们最后能为陈老师做的事情。”
张喜民用“特别亲”形容老腔艺人们与陈忠实的关系,“那天听到陈老师去世了,好像是响雷一样,脑袋‘轰’的一下。好多人哭了,说那么好,那么精神的人,怎么就不在了。”
话剧《白鹿原》中,老腔作为点睛之笔一炮而红,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此后,老腔艺人们出国演出,上节目,上春晚,老腔艺术也从濒危的地方剧种一下火热起来。但“如果没有陈忠实先生,老腔就不会和话剧版《白鹿原》结缘,也不会像如今这样受人关注。他特别热爱和关注老腔,对老腔的扶持特别大!”张喜民向记者这样感叹,2005年,林兆华带着话剧《白鹿原》团队来陕西考察民间艺术,正是由于陈忠实的推荐,华阴老腔才被林兆华选入剧中进行表演。
去年,张喜民的老腔团队与谭维维合作的一首《给你一点颜色》广受好评,其中部分歌词即来自于陈忠实为老腔创作的《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陈忠实创作此段唱词时,借鉴了久已流传于关中的民谣“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与老腔的表演十分契合,现在仍是张喜民等艺人最常表演的曲目。
陈忠实曾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过一篇名为《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的文章,表达对于老腔的热爱,“设想心底如若有老腔的旋律不时响动,肯定会影响到我对关中乡村生活的感受和体味,也会影响到笔下文字的色调和质地。后来,有作家朋友看过老腔的演出,不无遗憾地对我说过这样的话,小说《白鹿原》里要是有一笔老腔的画面就好了。我却想到,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面,而是整个叙述文字里如果有老腔的气韵弥漫……”
陈忠实给张喜民最深的印象就是:“跟农民一个样,没有架子,没有脱离农民那种土里土气的样子。”他记得陈忠实当年来到华阴双泉村看望老腔艺人时,说话特别平实。“我为什么爱跟他交流?就是因为他身上还有农村人的本色。”张喜民说。“他很爱吃我家蒸的馍,他和农民感情很深,吃的,穿的,就像一个普通的庄稼人——他就是那种农村人,说话没有腔调,我们好多乡里人都说,陈忠实跟其他作家不一样,是没有忘记根的那种人。”
悲壮板胡寄哀思
两眼紧闭,头颅后仰,在如泣如诉的板胡声中,任凭眼泪满脸横流。
昨日,来自陕西板胡学会的七八位国家一级演员,在陈忠实灵前奏响了他生前最喜欢的秦音。具有代表性的秦腔传统曲牌联奏《杀妲姬》《柳青芽》《永寿庵》等,一曲连着一曲,听来让人肝肠寸断。陕西板胡学会会长李书介绍,陈老师生前最爱秦腔,喜欢板胡的声音,对秦腔的发扬做了很大的贡献,所以他们自发组织起来,以曲诉心,寄托哀思。
陈忠实生前最喜欢秦腔秦音,他在《我的秦腔记忆》中说,“秦人创造了自己的腔儿。这腔儿无疑最适合秦人的襟怀展示。黄土在,秦人在,这腔儿便不会息声”。创作《白鹿原》的时候,陈忠实在位于西安市灞桥区和蓝田县交界处的白鹿原下的那个祖居的关中乡村里,一边凝神思考,一边奋笔疾书,当他写累了的时候,就喝着陕西紫阳县的富硒茶叶,一边抽着雪茄烟,一边拧开录音机听那些秦腔名家们演唱的秦腔名段。可以说,一部《白鹿原》就是伴随着秦腔高亢激越而又婉转悠扬的乐曲写出来的。《白鹿原》里也有许多描写关中农村演唱秦腔的场面。
秦腔名家演唱悼念
陈忠实去世第二天,朋友圈里大面积转发着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团长赵扬武的秦腔唱段《痛煞煞把名士一命陨亡》,这是作家文人用笔回忆之外的另外一种方式。原来,4月29日当晚,赵扬武就联系媒体人李泉林,将《赵氏孤儿》最后一场的《挂画》选段进行改编,并取名为《痛煞煞把名士一命陨亡》。“陕西军东征时你为主将,白鹿原铸心血千古流芳,祭英灵天地黯秦声悲唱,痛煞煞把名士一命陨亡。”第二天下午四点,赵扬武就去录音棚录制了下来,得到朋友圈的认可。昨日,赵扬武来到陈忠实老师灵前,眼圈泛红,亲口向他唱出自己的痛悼之情。悲音出时,催人泪下。
2012年,易俗社百年社庆时,想请陈忠实写一幅墨宝存念。电话中陈老很痛快地答应,并商量好了题写内容“百年秦韵,唱响中华”。昨日,陕西秦腔剧院易俗社社长惠敏莉一身黑衣,神情哀痛地回忆:“我说我去拜访陈老师,表达一下心意。陈老师却说,不用了,三伏天,额娃热得跟啥一样,我让秘书给你送过去。”她说,“陈老的这种善举让我铭刻在心,我们永远要学习老一辈文学艺术家们做人的典范,和朴实无华的大爱精神。”得知陈忠实去世的消息后,回想老人给予的温暖,她悲伤难抑,她自拟唱词,以秦腔唱出“先生枕书驾鹤去,白鹿原上顿觉空。长歌当哭神州地,江河呜咽忆忠魂!”向先生表达自己的心意。
同是2012年,西安尚友社创排了大型秦腔现代剧《白鹿原》,让秦腔舞台上自此多了一出响彻云霄的大剧。昨日,颁演田小娥的国家一级演员韩莉霞向陈老献上自己的唱段。明晃晃的阳光下,韩莉霞含泪在陈老画像前深深鞠躬,未唱先泪,曲调中,恍然间,人们仿佛看见先生站在高高的原上,听着激越高亢的秦腔,然后转身,走向远方,留下背影苍凉……文/记者夏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