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上半年经济观察:快速之后 动力在哪

05.08.2016  21:33

  今年上半年,陕南三市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经济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安康市生产总值等4项经济指标的增速和比重均居全省第一,继续领跑“陕南速度”。同时,陕南三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保持20%以上;安康、商洛工业发展保持快速增长,增速分别比全省高出9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左右。

  “十二五”时期,陕南三市经济实力快速提升,陕南GDP年均增速达到13.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最快的板块。然而,换一个角度从三大板块对全省贡献来看,目前陕南占全省经济总量为13.7%,相较之下,关中地区占比为65%,陕北占比为21.3%。

  “陕南速度”如何持续发力,陕南三市仍面临较大压力。“十三五”开局之年,为了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均衡性和可持续性,陕南三市以超常规的思路和举措,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推动了“陕南速度”向“陕南动力”的持续优化发展,为我省三大区域均衡发展注入了信心与活力。

  绿色动力:富硒产业形成重要经济增长极

  ——安康市富硒食品产业以年均将近30%的速度高速发展,总量已占到工业产值的四分之一以上,形成了一个陕南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实现了山区经济的“绿色动力”。

  今年上半年,安康市生产总值、第二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和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等4项经济指标居全省第一,继续领跑我省经济发展的“陕南速度”。

  安康市上半年生产总值实现387.84亿元,增长10.8%,高于全省3.6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安康市工业集中区、“飞地经济园区”动力显现,引领全市六大支柱产业增势强劲,其中富硒食品产业居于支柱产业首位,形成了一个陕南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实现了山区经济的“绿色动力”。

  近年来,安康市把工业集中区、“飞地园区”建设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主要抓手,以月河川道和“三区两园一中心”以及“飞地经济园区”为重点,大力发展以富硒食品为重点的生态友好型产业,集中力量打造循环经济核心聚集区,引领循环经济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

  今年上半年,在安康市19个县域工业集中区,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9.8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10.64万平方米,累计建成116万平方米;入驻企业总数达到1371户,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7%,其中千万元以上入园企业33户。以此形成了富硒食品、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安康丝绸等六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443.72亿元,增长16.3%。

  按照我省相关部署,“十三五”时期,陕南将继续壮大绿色循环经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设优质粮油茶果药菌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着力打造粮油精深加工、农林特产加工、肉类深加工、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庭院经济等5类产业链,以“绿色动力”实现山区经济增长。

  今年上半年,安康富硒食品产业增势强劲,完成产值145.28亿元,增长25.2%,拉动规上工业增长6.4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38.2%,居六大支柱产业之首。“十二五”以来,富硒食品产业每年以30%左右的增速快速增长,总量已占到工业产值的四分之一以上,特别是包装饮用水制造业发展较快,有望在未来3-5年达到GDP的20%左右。

  “对于安康来说,限制开发不是限制发展。安康是经济欠发达地方,同时又是国家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既要保护生态,确保一江清水供京津,又要发展经济,实现同步奔小康。围绕‘追赶超越、绿色崛起’的总体要求,安康去年乃至今年上半年多项指标名列全省前茅,也是安康市长期发展积累的结果。”安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鲍永能说。

  上半年,安康市4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省第一。全市第二产业216.16亿元,增长1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2.69亿元,增长16.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1.74亿元,同比增长18.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15.51亿元,占GDP比重达55.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在安康市绿色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山区非公经济活力增强。据统计,安康市中小企业总数达到12.35万个,从业人员47万余人。上半年,秦巴山区首个“众创空间”在安康高新区成功挂牌,安康中小微企业蓬勃发展,催生了一大批市场主体,山区市场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新兴动力:循环产业集群向行业高端迈进

  ——加快航空智慧新城建设,是汉中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明显向好,推动了汉中循环产业向行业高端迈进,实现了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的“新兴动力”。

  8月1日,汉中航空智慧新城建设发展基金高层联席会召开,就加快航空智慧新城建设发展基金组建步伐、推进航空智慧新城综合开发建设进行合作磋商。在“十三五”期间,汉中市政府将携手各方在多领域全面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汉中市市长王建军表示:“汉中航空智慧新城是全省航空产业‘两基地三园区’的两个飞机研发及制造基地之一。加快航空智慧新城建设是汉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追赶超越的重要抓手,也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汉中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今年上半年,汉中市实现生产总值479.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2%,分别高出全国、全省1.5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在全省位次前进至第5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515.95亿元,增长0.6%,扭转了今年以来连续下降态势;实现增加值159.03亿元,增长8.0%。

  按照我省相关部署,“十三五”时期,陕南将继续壮大绿色循环经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生物医药、天然气化工、轻工纺织五大优势产业,打造金属材料、建材及非金属、节能与新能源、食品医药、再制造循环等12条工业产业链。并以汉中、安康、商洛三大循环经济核心聚集区为重点,加大各类产业园区建设力度,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上半年,汉中规上工业增加值159.03亿元、同比增长8%。从行业看,非金属矿物制品、纺织服装、医药制造和装备制造业增速较快。其中,汉中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03.02亿元,增长18.0%;非金属矿物制品完成产值29.38亿元,增长24.8%;医药制造完成产值36.11亿元,增长18.8%;纺织服装业完成产值17.78亿元,增长23.0%。

  有分析人士指出:汉中经济在全省位次前进,主要得益于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明显向好,推动了汉中循环产业向行业高端迈进,实现了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的“新兴动力”。汉中航空产业技术含量高、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建设航空智慧新城,对于带动汉中乃至陕南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对陕南区域经济版图产生深远影响。

  汉中航空智慧新城在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近100亿元。在汉中航空工业体系中,有陕飞公司、燎原公司、中航电测等30余家企业单位,涉及飞机整机、零部件制造、航空转包等行业,是我国航空工业体系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十三五”期间,汉中将深度推进军民融合,壮大装备制造及配套产业,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新材料、3D打印等新兴产业,全力打造国家航空制造基地和秦巴腹地航空物流港,力争到2020年完成投资500亿元,入驻配套企业30户以上,实现总产值500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汉中县域经济发展也实现了“多点支撑齐发力”。上半年,城固、佛坪、留坝等部分县区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具体来说,就是“挺起”了汉台、南郑、开发区装备制造业中部龙头,“张开”了城固航空产业、洋县现代材料东翼,“拉伸”了勉县、略阳、宁强循环产业带西翼等。

  上半年,城固、宁强、佛坪、留坝、南郑、汉台产值分别增长25.0%、18.7%、16.7%、16.3%、12.2%、11.9%。“十三五”时期,一方面,汉中市鼓励各县区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放大各自的产业特色。另一方面,要从汉中全市的产业布局出发,突破区划限制,促进县区之间园区共建、产业协作、要素配置、利益分享,共同做大县域经济发展的版图。

  升级动力:创新与开放力促经济新格局

  ——商洛市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将其作为推动发展最直接、最强劲的引擎。着力转变传统项目思路,用创新与开放的崭新视野,为区域大发展注入了“升级动力”。

  今年上半年,陕南三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保持20%以上。按照我省相关部署,今年以来,商洛市紧抓160个市级重点项目;汉中市抓紧落实全年计划实施的332个重点项目;安康市盯紧200个市级重点项目,促进高新钟表机芯等18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

  上半年,商洛市实现生产总值295.46亿元,增长9.5%,增速居全省第三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62.44亿元,增长14%;工业增加值121.5亿元,增长13%,增加值增速在全省位列第三。

  “十三五”开局之年,商洛市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引,将其作为推动发展最直接、最强劲的引擎。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商洛市197个循环发展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已基本建成152个、完成投资360亿元,分别占计划的77%和72%;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0.6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7.92%。其中,省际项目到位资金173.48亿元。

  秦岭飞行小镇、新型烟叶烘烤设备生产线、比亚迪动力电池隔膜纸3个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2.73亿元,占年任务的55.7%,超过计划平均进度。陕西跃迪新能源汽车公司10万多平方米汽车生产车间投入试产,已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7.35亿元,今年有望实现新能源电动客车产能5000辆车、产值10亿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质生源基地、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分中心落户商洛;陕西必康、丹凤华茂技术中心被确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商丹循环工业园区创建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此外,商洛市还有6家企业被确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上半年,商洛市完成技术合同登记10项、交易额6284.3万元,占年度任务的89.8%;全市专利申请达到700件,专利授权300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以上。

  目前,商洛市10万户光伏发电精准扶贫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成果落户,既拉动了经济的当前增长,也支撑了区域的长远发展。商洛市以重大项目为牵引,着力转变传统项目思路,用创新与开放的崭新视野,为区域大发展注入了“升级动力”。

  “十三五”时期,陕南还在大力推进开展区域协作,为经济发展继续注入开放的“升级动力”。这包括,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参与大关中、大西安建设,架起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桥梁;主动参与武汉、成渝经济圈的经济发展,承接毗邻省份的产业转移或共建产业园区,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体系,使陕南经济版图向东南拓展。

  同时,依托“同饮一江清水”的水缘关系,深化津陕合作,充分利用天津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促进陕南经济发展,共同构建水源南北共治、经济互利双赢的区域合作关系;并以宁强、镇巴、南郑、镇坪、山阳等省际边界县为节点,加快构建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打造省际边界开放经济带。

南水北调中线完成2021—2022年度调水目标
  记者1日从水利部了解到,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顺利完成2021—2022年度调水任务,调水92.陕西新闻
陕西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丰硕
  近日,记者从2022年陕西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该省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丰硕,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完善提升农村公路近10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5.陕西新闻
中国进一步深化婚俗改革
  中新社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 王祖敏)大操陕西新闻
西安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周末不打烊”
  为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升级,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