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移民搬迁:百万群众搬出大山奔小康
安康市汉滨区谭坝镇松坝社区一瞥
本报记者 乔佳妮
汪显弟,安康平利县洛河镇人,50岁,独身,腿有残疾,是村上有名的特困户。以前住在大山深处,几里山路都难见到人,每逢暴雨就在担惊受怕中煎熬。原先的两间老房,也在一场暴雨中冲垮了,只好临时租住一间旧房,并靠国家救助和堂弟每月资助过活。
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实施后,作为政府“交钥匙工程”的受益者,汪显弟没掏一分钱就住上了两室一厅6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新房,变成了莲花台移民社区的居民,在优美的环境里过起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5年来,像汪显弟一样搬出大山奔小康的陕南移民群众就达32.4万户111.89万人,他们再也不用在雨天里担惊受怕,纷纷在产业就业路上奔小康。
关于陕南移民搬迁,省委书记赵正永曾明确指出,如果不对陕南给予超常规举措,陕南的脱贫和城镇化等问题就难以解决。为了让陕南山区群众远离灾害侵袭,加快脱贫致富步伐,2011年,我省启动实施了陕南移民搬迁工程。5年来,累计投入各类资金595亿元,移民搬迁取得了巨大成效,搬迁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搬迁新址无一户群众因灾受损,搬迁群众收入大幅提升。
实践证明,陕南移民搬迁,不仅是群众彻底远离危险的治本之策,加快脱贫步伐的有效措施,也是促进陕南三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富裕百姓的有效途径。
避灾搬迁 50余万群众彻底摆脱自然灾害威胁
陕南地区是我省地质、洪涝灾害易发区,也是贫困集中区。资料显示,汉中、安康、商洛三市28个县(区),有21个属于国家或省级贫困县,数百万人生活在距离公路5公里外的山区,每年因地质灾害导致死亡30人左右。仅2001年至2010年10年间,陕南就因灾死亡或失踪59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460多亿元。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陕南灾害与贫困问题,加快陕南地区发展,让陕南三市28个县(区)与全省同步够格进入小康社会,2011年5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启动陕南移民搬迁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把居住在地质灾害易发区、交通极为不便、缺乏发展潜力的240万山区群众搬迁转移到安全、宜居、宜业的浅丘或川道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