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移民搬迁5年安置111.9万人 无一人因灾受损
宁强县汉源镇二道河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点。
累计投入资金595亿元,搬迁安置32.4万户111.9万人,增加搬迁群众财产274亿元,陕南三市城镇化率提高8.02%——这是2011年5月以来,陕西省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工程交出的答卷。
陕南移民搬迁,计划10年搬迁60万户240万人。如今,这项规模浩大的民生工程,不仅让百万山区群众告别了危险恶劣的生存环境,还彻底摆脱了群众因灾致贫、致富无门的困扰,让众多群众脱贫致富。陕南移民搬迁,被誉为扶贫开发的“陕西样板”。
搬迁百余万人,无一人因灾受损
一幢幢青白相间的新居整齐划一,宽敞硬化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小区里路灯、报栏、体育健身广场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齐全,每户还建有商业门面房……“以前住在山沟里,每逢雨季,担惊受怕,房子年年修,年年漏。如今,美梦成真,住得安心,住得舒心。”日前,城固县董家营镇徐李湾集中安置点的冯景华这样对记者说。
让众多像冯景华一样的山区群众远离灾害侵袭,加快致富步伐,是我省实施陕南移民搬迁的初衷。
陕南地区是泥石流、山体滑坡为主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占当地总面积的50%以上。由于灾害频发,危害严重,不少地区长期陷于“受灾-重建-再受灾”的恶性循环,给群众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仅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间,陕南因灾死亡或失踪就达59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460多亿元。2011年,省委、省政府下决心“挪穷窝”,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工程。
在实施过程中,我省提出选址“三靠近”,即集中安置点向城镇、向产业园区、向中心村靠近,确保搬迁群众从根本上脱离自然灾害,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加大资金筹措拨付力度,集中安置户每户补助4.5万元,分散安置户每户补助3万元,特困户和危困户每户增加补助1万元,4层以上楼房化安置户每户增加补助5000元。
目前,陕南三市已安置32.4万户111.9万人,其中特困户3.2万户8.25万人。搬迁户从“隔山为邻,十里同村”的偏远区,搬到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便捷的新型社区,移民新址没有一户因灾受损。与2010年相比,陕南地区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伤亡率分别下降80%和70%。
减贫50余万人,搬迁户人均纯收入增八成
“挪穷窝”,不仅是避灾,还要让搬迁群众富起来。陕南移民搬迁实施之初,我省就明确提出,移民搬迁到哪儿,产业配套就到哪儿,绝不让一人因搬迁返贫,为搬迁群众营造“富窝”。
白河县西营镇天逸社区陈晓青一家原居住在偏远的大山里,属地灾户,也是贫困户。2013年住进120平方米的新房。在社区帮助下,她利用新居一层门面房开了辅导托教所,托管社区留守儿童30名,去年纯收入3万元。“如果不搬下山,生活肯定很紧巴,有点闲钱都填到修房子这个‘无底洞’了,发家致富根本谈不上。”陈晓青说。
镇安县将搬迁点作为景区来建设,大力开发旅游产品和特色菜肴,让搬迁户直接转向三产服务业。其中“美云秦绣”公司在100户安置点成立了合作社,配建刺绣工作室,引导全县6000余名妇女从事刺绣业,刺绣产品实现年产值1.5亿元,人均纯收入2.5万元。
白河县仓上镇裴家社区,通过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搬迁群众或返聘为天宝农业园区产业工人,或转为企业技术产业工人,人均年收入逾2万元,是搬迁前的3倍多。山阳县在移民安置小区周边建成林果园区43个、中药材种植园区21个、养殖园区59个,让6886名搬迁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带动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2900元。
5年来,陕南各地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群众就业能力;鼓励原承包地、林地流转,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出台产业扶持办法,增强群众创业能力,千方百计拓宽移民群众增收渠道。目前,已有20.6万名搬迁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16.2万名搬迁群众进城入镇发展二、三产业,近万群众通过公益岗位落实就业,三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0余万人。至2014年,陕南移民搬迁群众人均纯收入7478元,较4年前增长80%,较同期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增幅高出35.6个百分点。
城镇化率提高8%,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
移民搬迁带来的人口聚集,也使陕南城镇化进程正在加快。
虽已入冬,但在洛南县景村镇陕南移民安置小区“怡景佳苑”文化广场上,“大妈们”仍每天坚持跳广场舞锻炼身体。小区里宽阔的楼间距、大面积绿化地、设施完善的社区广场和运动场,还有卫生服务中心等,和城里的环境不相上下。“没搬迁前,住在山上,路难走不说,吃水还得自己挑。现在好了,孩子就近上学,看病办事都很方便。”搬迁户黄景艳笑言。
“城镇化大都是先工业化再城镇化,依靠产业聚集人口。而移民搬迁聚集的大量人口,也为城镇化提供了特殊的发展机遇。”省委农工办主任郑梦熊说,陕南移民搬迁通过先聚集人口,再发展城镇化,其带来的系统性变革,又反哺了产业发展。在陕南,每建一个大型移民搬迁安置点,就相当于再建了一个微缩的城镇。据统计,5年来,陕南三市城镇化率提高了8.02%。
为了避免就搬迁而搬迁,我省将分散在各部门涉及生态、扶贫、避灾等方面的资金,以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文化、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政策和项目的资金捆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统筹规划集中安置点规模、配套标准,完善社区相关服务功能,实现服务功能“全覆盖”。5年来,省市县整合各类专项资金75.26亿元,建成2252个移民安置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催生了一大批与城市相近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新社区,惠及搬迁群众102.5万人。
为保护搬迁群众利益,我省还明确提出,原集体经济成员应有权益不变,原承包耕地、林地承包经营的关系不变。同时,积极探索居住证制度,按照“社区管理房和人,原籍管理地和林”原则,保障移民搬迁户土地林地收益、子女就学、养老保险、农村合疗等政策有效落实。
十年搬迁,百年大计。移民搬迁,不只是百万人口简单重组,更是经济社会的一次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