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汽控股:“四新”指示给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10.05.2022  10:30

  【时间】:2020年4月22日

  【地点】: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地处西部地区,在新时代也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既要抓住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又要化危为机,善于从眼前的危机和挑战中创造机遇,不断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习近平

  工人在重卡总装线上作业。

  东方风来春潮涌。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西安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了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谆谆嘱托,重如千钧;殷殷期望,言犹在耳。

  两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的问候、温暖的鼓励、深情的嘱托,激发出陕汽人澎湃的创新动能。

  两年来,陕汽控股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四新”指示融入企业血脉,以创新驱动发展,用一条条创新举措、一项项创新技术、一件件创新产品、一次次产业升级,谱写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忙碌的总装生产线。

  创新“人才链”:大胆打破技术工人成长“天花板

  发展的要务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

  两年来,按照“四新”指示,陕汽控股首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分层次分业务制定人才成长计划,实现老中青结合、传帮带组合,特色化培育、梯队化培养,为企业持续创新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作为一家大型装备制造型企业,陕汽控股拥有技能工人1.6万名,占比达57%以上。长期以来,技能人才评定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5个等级,一些优秀的技术工人在达到“高级技师”等级后,就面临着职业生涯的“天花板”。汽车装备制造厂焊工文强,拥有“陕西省技能能手”“陕汽工匠”“陕汽控股岗位标兵”等多项殊荣,早在2015年就拿到了高级技师证书,在充满职业自豪感的同时,他也时常感到迷茫,因为那年他只有31岁。

  2021年,在“四新”重要指示引领下,陕汽控股创新员工职业生涯顶层设计,探索增设了主任技师技能等级,实现由“五级工”向“六级工”的转变。这让文强非常振奋,凭借一手绝活和丰硕的创新成果,他成功晋级“主任技师”。“技能津贴增加了,‘劲儿’又起来了,未来更有奔头了”,文强说。

  近年来,陕汽控股还先后颁布实施《高级专业人才管理办法》《成熟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和《“青年新星”培养管理办法》,为培养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夯实根基。截至2021年末,陕汽控股共有专家71名,科技带头人297名、青年新星1036名、成长之星268名,有102名年轻人分别享受省、市技术工人待遇,为企业创新链构筑了坚实的人才链。

  季翔(右)正在与工友一起探讨设计方案。

  激活“创新链”:“人人想创新人人能创新人人出成果

  翻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照片,总装二车间主任季翔陷入了回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基层员工工作的认可和鼓励,让我久久不能忘怀,陕汽全体员工的创新热情也被激发。”季翔告诉记者。在陕汽控股各个车间,针对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创新”已经牢牢扎进每个员工的心间,各类革新小组、创新工作室,在陕汽控股“遍地开花”。

  以前,工人给重卡安装挡风玻璃时,全靠人工搬运,效率低下。总装厂一线技术员高晓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他的创新改造下,挡风玻璃吸盘式助力吊具被发明出来,并很快应用到生产线上,搬运全部由机器完成,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随着一项项技术创新,高晓斌也成长为精益生产主管,带着一个7人团队,对生产流程创新改造,让生产效能达到最优。

  老中青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企业持续创新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长2.3米,重20多斤,呈曲线弧形的前顶盖板,以前一直靠人弯腰翻转、焊接、搬运,劳动强度非常大,时间一长工人就扛不住。”车身厂装焊二车间刘俊介绍道,如今干活轻快多了,这得益于创新团队组织的“智汇一线创新减重”活动。他们历时两个多月,反复改进,不断优化,设计制作了一套集电吊机、旋转机、电磁阀、真空吸盘等构件为一体的HX高顶驾驶室前顶盖板上下件装置。“搬运重量一下降到7斤,劳动强度下降65%,而且加工全程还不用弯腰,操作灵活,使用方便,很受员工欢迎。”创新团队成员李建柠说。

  据了解,陕汽控股目前有“智能制造推进小组”“席小军创新工作室”“李青刚创新工作室”等公司级创新工作室23个,市(省行业)级以上创新工作室8个。2021年荣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3项,完成创新成果1062项,形成工作标准499项。职工创新成果喜获国家级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7个、全国“创新百强班组”2个。

  两年来,陕汽控股已经形成“人人想创新、人人能创新、人人出成果”的良好氛围,实现科技创新“顶天立地”、小微创新“铺天盖地”的新局面。

  智能化的生产车间。

  开拓“产业链”:面向高端面向未来“落子”布局

  古老的渭河北岸,穿梭忙碌的汽车产业园里,一片生机勃勃。

  记者在园区看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体验驾驶的德龙X6000,正在一辆辆走下生产线。这一款高端重卡,已获得了421项专利,主要技术指标与欧美同步;获得国家颁发的第一张重卡自动驾驶测试牌照......

  陕汽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宏明表示,两年来,陕汽控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围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行业发展趋势,加快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等不同技术路线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授权专利累计达2931项。

  随着一项项关键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更是激发出陕汽人向产业链高端攀升的勇气。2021年以来,陕汽控股依托人才链,融合创新链,加速布局“产业链”,大动作频频。

  去年,陕汽控股在经开区征地近1000亩,投资50亿元左右,实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重卡扩能改造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20万副商用车车架项目、10万辆车身项目、10万辆总装项目以及重型商用车研发试验项目等,建成后预计年新增产值400亿元左右。4月22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陕汽2周年的日子,这一重大项目正式投产,首辆“国六”在新基地整车下线。

  去年10月,陕汽控股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成立了德创未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陕汽“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的融合体和试验田,德创未来是陕汽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的战略承担主体,融合产学研全链条,打造协同创新网络,构建产业创新生态。诞生仅半年时间,德创未来就已展示出强劲生命力,先后完成了氢燃料牵引车、换电自卸车、纯电动钢厂车等多款重点产品开发,自主开发的自动驾驶、全电固态底盘、域控制器、智能座舱、镁合金零部件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四新’指示,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陕汽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宏明表示,陕汽控股将牢记嘱托,以做大做强中国汽车产业为己任,不断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推进企业迈上新台阶。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

  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记者一路回访,深深感受到“四新”指示,正在让陕汽控股这个大型传统制造企业发生着焕然一新的变化。

  文/记者黄晓巍 图/记者窦翊明

编辑:王嘉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