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下好贯通东西“先手棋”
2015年5月4日《经济日报》第10版
本报记者 张 毅
继与呼和浩特海关、满洲里海关建立“一带一路”一体化通关紧密合作机制,向北打通北经内蒙古直通俄罗斯的陆路通道之后,今年3月19日,西安海关和南宁海关签署紧密合作机制备忘录,向南又打通了经广西直达东盟各国的出海物流通道。至此,加上今年开通的至黄岛国际货运班列以及已经实现常态化的“中亚班列”,陕西,这个不沿边不靠海的西部内陆省的开放格局正依托“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焕然一新。
凭借位于国家版图几何中心以及古代丝绸之路起点等文化、产业以及城市群功能等优势,陕西把抢抓“一带一路”机遇的先手棋落子于“五个中心”:建设交通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产业合作中心、文化旅游中心、金融合作中心。
加速建设“西安港”,是陕西实现“道路联通、贸易畅通”的重要平台。西安国际港务区负责人表示,关键要推进一类口岸的建设,加快粮食、肉类指定口岸的建设和运营,加快整车等指定口岸的申报。其次,完善西安港的核心功能板块规划。三是要在做好跨境直邮直购的基础上,争取跨境电商保税进口业务获批,为陕西发展开放型经济搭建新平台。同时,围绕“区域通关一体化”目标,推动多式联运的监管制度创新,推动港口服务便利化。此外,目前正在全力推动中新第三个合作项目落户园区,为向西开放搭建新平台。
西安海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利用欧亚大陆桥通道,支持加快开通西安到欧洲的“长安号”班列,培育直达欧洲的国际货运航线。发挥西安国际港务区作用,建设大西安路空铁联运综合交通枢纽和中转集散中心,加强陕西省与新疆检验检疫、海关合作,及西安港务区与新疆边境口岸的合作,实施异地报关、口岸验放、便利通关等措施,提高通关效率,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加强陕西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畅通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国际大通道。构建通江达海、贯通东西的全方位国际化开放通道。推进西安高新区、港务区与综合保税区合作,建设加工贸易承接转移示范基地,增强西安国际港务综合保税区和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功能,着力推进外向型企业聚集,探索发展文化保税园区,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政策辐射作用。
空中丝绸之路是陕西建设立体大通道的又一重大举措。随着首个航空城实验区落户西咸新区,2015年,陕西省努力开通西安至阿拉木图、罗马直达航线,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重要城市和起始点间的连通。在“空中丝绸之路”的建设中,陕西省重点抓好航线网络国内段与国际段的结合,逐步实现全线路主要城市较为完善的航线产品布局。
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建设布局有力地促进了陕西的经济开放。西安海关副关长、新闻发言人陈鸿罡表示,2014年陕西省对中亚地区出口12.4亿元,比2013年增79.4%。丝绸之路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改革打破了关区之间的行政区划限制和地域的限制,使多地通关如同一关,最大限度节约了企业的成本,缩短了通关时间,而且节约了社会资源,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