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医学院与时俱进凸显办学优势走出特色发展道路

27.10.2014  19:08
            近年来,陕西中医学院以中医药学科专业为主体,中西医并举,医、理、工、文、管多学科协调发展,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凸显办学优势的特色发展道路。             —— 专家治校、人才至上,为学校发展扬帆远航。 据统计,60余年间,学校共为社会输送了6万多名中医药高级人才,涌现出两名国医大师。陕西省104位名(老)中医中就有92名是学校培养的杰出人才。在广大校友中涌现出了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刘保延、步长集团执行总裁王益民等杰出专家。             在师资队伍中,学校不仅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家级、省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老师,省级教学名师、师德标兵、“三五”人才;也有陕西省名老中医、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兼职博士生导师;还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此外,学校还先后聘请了张伯礼、樊代明、黄璐琦、段金廒、朱兵等院士和著名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和研究生导师,引进一批学科领军人才,有力地带动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学校拥有两位国医大师,首届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被誉为“中医急症高手”,创立了我国中医辨证治疗脑病的新理论和新途径;第二届国医大师郭诚杰教授,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针灸代表传承人之一,堪称国内外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第一人。就是这样一批中医药专家为繁荣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和人才培养,躬耕不已、与时俱进、创造辉煌。             —— 学科带动、科技创新,为学校发展夯实基础。 目前,陕西中医学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中医眼科学、中西医免疫学等学科均是全国首创,有中医基础理论等7个二级学科为首批硕士授权学科。其中,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在全国著名内经专家傅贞亮教授带领下,在《内经》理论发生与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构建方面国内领先,现学科带头人邢玉瑞教授,主编了我国首部《中医思维方法》教材;中医脑病学科在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带领下,首次提出“脑当为脏”理论,创立了中风先兆证、颅脑水瘀证、毒瘀交夹证等中医脑病特殊病症的证治规律;伤寒学科首次提出了“背反偕同”的新治则、率先提出“肾脏常见疾病治从六经入手”的新观点,首创了肾脏疾患六经辨证立法用药纲领体系。             首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整合了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一批优质科技资源;学校建设的陕西省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中药饮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秦岭中草药应用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成为国内有较大影响的新药研发与科技创新平台。             —— 整合资源、开放办学,为企业发展再创辉煌。 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立足陕西、开放办学的理念,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学校制药厂自主研发的新药“固肠止泻丸”、“维血宁”等主打产品,年销售总额超过5000万元;一批专家教授通过科技帮扶,促进陕西医药企业发展壮大,已有188家制药企业通过GMP认证。             近年来,为充分利用学校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学校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先后与陕西多个地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启动了系列合作项目。与宝鸡市携手开发“太白七药”;与商洛市共建五大商药种植及开发基地;与杨凌示范区共建医药产业、食品加工基地;与铜川市联合共建中医药文化传承教育、中医药养生保健基地等,为城市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得益于该校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的咸阳市,先后涌现出了505药业、步长集团等大型保健品和制药企业,并被授予“中国养生文化名城”和“中华中医药保健城”称号。目前,咸阳市已成为全国生物制药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 面向国际、广开合作,为学校发展建功立业。 陕西作为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形成了学校在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独特优势。建于校内的陕西医史博物馆是国内建馆最早、馆藏文物最为丰富的省级专题博物馆,每年吸引近万名海内外来宾和师生参观学习。为弘扬“药王”文化,学校与铜川市政府合作,举办了四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为文化传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先后与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的多所院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关系。此外,还与德国、美国、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斐济、欧洲护理协会等5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培养了2000多名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为促进中医药国际合作探索了新路。 (责任编辑:黄晓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