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业供给侧改革特别报道(上)

21.03.2016  13:02

编者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言之,即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使需求和供给更加匹配。

目前我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难题,突出表现在结构方面,主要是低水平供给与高水平需求不匹配。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低端产品多,中高端产品少;大路货多,精品名牌少;单一功能产品多,多种功能产品少,等等。这些结构性问题使农产品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农业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当前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也直接影响农业长远可持续发展,是“十三五”我省农业改革的重点。本报特推出“陕西农业供给侧改革特别报道”,以便使读者能够更加快捷地了解我省正在进行的这项改革。

礼泉县药王洞乡三联村的果农们,刚刚过了个“惨淡”的年——全村60%左右的苹果还没有出手,有的一户家中就有三四万斤存量。

“75以上的商品果,过去1斤卖一块七八,这几天才卖3毛多钱,还不如过去的零头。就这,果商还不好好收。”3月4日,三联村村主任杨军旗焦急地对记者说。

同样是种苹果,截至2015年12月23日,洛川的苹果就已销售96%以上,3块多钱1斤的苹果不在少数。

“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难题,集中体现在供给侧结构方面,突出表现为生产的大量农产品与消费市场需求不相匹配。比如非优生区的苹果在去年出现结构性过剩和阶段性滞销,而优生区苹果仍能实现优质优价,高端消费市场仍很畅销就是例子。”省农业厅厅长白宜勤说,今年我省农业供给侧改革,着力点在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将通过“调、增、提、强、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调:多的要调减,哪些将调减?

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作为养殖业和工业原料的玉米,遭遇价格“断崖式”下跌。去年平均收购价一度由每公斤2.4元下降到1.7元,个别地区甚至下降到1.4元。若要再为了完成粮食产量任务,种植和以往基本等量的玉米,显然是违背经济规律和种植户意愿。

玉米市场需求不旺,决定了今年我省将从供给侧调整,在陕北风沙区调减玉米面积60万亩,使之与不旺的需求相匹配。

受成本“地板”抬高、价格“天花板”下压双重挤压和国内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倒挂影响,2015年,我省粮食等部分农产品市场价格走低,玉米、苹果、猕猴桃等出现结构性低价和阶段性滞销,对农民增收冲击较大。

据悉,2016年,我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在确保口粮安全的前提下,调减玉米、晚熟苹果等供应量大的普通农产品种植面积。利用调减出的耕地,将用于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等。同时,压缩晚熟苹果品种、调减非优生区苹果种植规模,提高早中熟和加工型品种比重。

增:少的要增加,哪些将增加?

从农产品供应看,优质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偏少仍是我省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之一。为此,2016年,我省将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和优势特色农产品供给。

粮食上,将建设800万亩关中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稳定180万亩陕南优质水稻,建设300万亩陕北高产马铃薯板块,实现四大功能区的口粮产能稳定在80%以上。

果业上,将实施乔化老果园改造20万亩,发展渭北南部矮化栽培10万亩,支持陕北发展山地苹果10万亩,新建秦巴山区猕猴桃基地3万亩。

畜牧业上,将重点打造800万只陕北肉羊产业带,建设关中200万只奶山羊、50万头奶牛“双奶源”基地,稳定陕南600万头生猪规模。

菜茶产业上,将建设300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发展50万亩高山露地蔬菜,改造低产茶园、发展标准化茶园30万亩,重点发展茯茶和红茶,推动产业向优生区主产区聚集。

提:差的要提质,如何提质?

规模经营水平偏低是农产品生产成本高的重要因素。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通过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竞争力。

据省农业厅调查统计,截至2015年,我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876.9万亩,占家庭承包土地面积的18.1%,仅为全国平均水平32.3%的一半多;种植业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平均规模99.2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237亩的41.8%。

据悉,2016年,我省将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重点扶持10家明星企业,提升200个省级示范合作社,认定1000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培育一批农机服务、统防统治、全程托管、烘干储藏等社会化服务组织。

同时提升100个省级园区,适度发展20个新建园区,集中打造20个集产业、品牌、信息、物流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园区。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联盟。支持土地托管,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参股,引导农民互换流转承包地,丰富适度规模经营的多种实现形式。

强:弱的要做强,如何做强?

基础薄弱,耕地质量、科技创新、装备水平等基础能力不高是制约我省农业发展的短板。以耕地和水资源为例。我省现有耕地中,旱地占2/3,80%的耕地分布于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坡耕地和中低产田占比高。人均水资源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4%,耕地亩均水资源量是全国的69%,旱象频发致使工农用水矛盾加剧。

补齐农业发展短板,2016年,我省将重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依法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加快耕地建档立卡,全面推行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实施深松整地,集中建设1000万亩吨粮田,确保关键时期粮食产得出、稳得住。

同时组织开展重大技术联合攻关,提升8个商业化育种联合体研发能力,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支持咸阳、杨凌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加快专用型、特色型农机具研发推广,增加大型复式农机装备,提升农机化水平。

融:一二三产要融合,怎样融合?

据业内人士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要实现农民收入高速增长,最大的压力在于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紧密、链条短、附加值不高,一二三产协调发展不够。

为此,2016年,我省将按照“强一产、促二产、拓三产”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等,使农民在三产融合中获得新收益。

农产品加工方面,将集中培育5个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培植10个加工知名品牌,推进初级加工、精深加工、主食加工、综合利用多元发展。

休闲农业方面,将新增50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打造30条四季精品线路,建设大中城市南边休闲农业圈,做强陕北黄土风情、关中农耕民俗、陕南山水风光3大休闲农业板块,构筑沿江沿河、交通干线5大休闲农业带,提升现代多功能农业价值,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农产品电子商务方面,将集中创建10个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县、20个示范乡镇、70个示范企业,建成南北6省区农产品联展联销平台,大力发展鲜活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生产、加工、贮运、营销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