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单独二孩生育"为何遇冷
我国“单独二孩”政策实行近一年,申请生二胎的人数远低于官方预期,陕西也是如此。市民调侃称:“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有钱的时候没有时间,有钱有时间的时候又错过了身体的最佳生育期。”专家则认为有深层原因。
记者走访已生育“单独二孩”的两个家庭,直击他们的一天生活。其中一家说喜悦大于烦恼,另一家表示压力太大,老大老二都是儿子,不得已靠老父亲接济。
数据:单独二孩申请从区到省均低于预期
“单独二孩”政策实行近一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截至2014年底,近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获批的远远低于官方预期(预期每年将增加超过200万个新生儿)。
我省于2014年3月1日起正式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记者昨天从陕西省卫计委获悉,截至去年12月底,我省共有10725对夫妇申请“单独二孩”,审核批准申请生育二孩单独夫妇10377对,远低于预期指标。长安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去年3月以来至昨天,该区审核批准申请生育二孩单独夫妇207对,也低于预期指标。根据已申请的单独夫妇来看,女方年龄多集中在30-34岁之间,其次是25-29岁,40-44岁之间的很少,仅有两个,45岁以上的没有。第一个孩子的年龄,集中在5-9岁之间。
原因一:生育观改变注重生活质量
是什么原因导致申请生二胎的人数远低于官方预期?
省委党校陕西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姚蓉,从事陕西经济与人口社会学研究,她认为,单独两孩涉及的人口对象,很大一部分比例是城市人口,他们的生育观念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不愿意生二胎。
“目前符合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的这一代,多是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比较在意自己的生活质量,不像父辈们那样希望多子多福。”姚蓉说,对于职场女性来说,她们有自己的事业,不愿意为了生二胎而放弃牺牲事业回归家庭,如今的社会比较复杂,这样回归家庭]的风险比较大。而一些爱美女性,有了第一个孩子后,也不愿意操劳从头再来一遍,优生也要优育,不能降低第一个孩子的生活质量。长安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一些80后夫妻认为,养儿也防不了老,纳入社会养老体系就好。
陕西理工学院梁中效教授也认为,现在人们的生育观念已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会再是“越生越穷,越穷越生”,也不会盲目为了生孩子而生孩子,而是会先考虑生活质量问题。
原因二:成本太大不敢生二胎
生二胎需要勇气,一是经济成本,二是时间成本!家住电子城附近的吴先生说,看看网上的“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西安142.5万元,排在全国第九位,以家庭年收入12万元计算,需要夫妻双方不吃不喝工作11年多。退一步说,花100万也养不起,他和妻子月薪加起来月薪只有8000元,供养一个孩子也比较吃力。如果生二胎的话,连怀孕到产假以及孩子3岁前,3年多的时间成本比较大,害怕丢了工作。他们调侃说,“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有钱的时候没有时间,有钱有时间的时候又错过了身体的最佳生育期。”
“生养成本太大,3岁儿子出生到现在,已花了16万!”31岁的林女士说,她当时产检费、生产住院费等加起来花了14000元;30多项婴儿用品,衣服、鞋帽、纸尿裤、婴儿床等物品一共花了6000元;6个月后断母乳吃奶粉,每月奶粉钱1000元,加上其他辅食等,3年花了40000多元;每周带孩子去游泳、洗澡和按摩,每次60元,3年下来差不多10000元;她上班后,每月花2500元请保姆,3年(除去前6个月)一共75000元;再加上早教费用、孩子生病医药费等上万元……而3岁以后的幼儿园、小学、初中的入园费和学费,都是不小的一笔数目,所以她和老公只想把儿子抚养好就行了,不敢奢望生二胎。
双方老人都已去世的朱女士说,虽然自己很想生二胎,但是没人帮忙看孩子,自己要上班后,不敢把孩子一个人交给保姆照看。
原因三:老大怕老二“横刀夺爱”
近日,一则“13岁女孩以自杀逼父母放弃二孩”的消息引发关注。姚蓉副教授认为,类似悲剧折射出“一孩”对于“失宠”的焦虑心态,更折射出家庭教育的缺位,父母应从中吸取教训,以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价值观。不过,从现实中来看,一些父母不敢生二胎,也与老大不同意有关。
单独家庭生两孩,看看孩子怎么说?记者和小雁塔小学教导主任杨智以及几位老师,在该校二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的班级中各抽取一个班当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155名学生中,约58%希望父母生两孩,约42%不希望。希望父母再生一胎的主要原因是,觉得自己一个人太孤单。而不希望的理由是,“他(她)会跟我抢吃抢穿抢爱”,“那样爸爸妈妈就不爱我了”,“打扰我学习”等。
原因四:受“十羊九不全”迷信影响
长安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相关负责人说,除了以上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受羊年生肖的影响,2014年下半年开始怀孕人数整体减少,预计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将回升。省妇幼产二科副主任米阳说,预产期在羊年的孕妇产检量有些下降,这与人们的迷信思想有关,认为属羊的命不好,“十羊九不全”。西安交大一附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宋青教授也如是说。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新政刚实施不久,一些人还在持观望态度。
家庭故事:6岁哥哥放学先亲3个月大的妹妹
东泰城市之光小区,早上不到8点,33岁的潘女士起床给3个多月的女儿安安换尿布,母亲去早市买菜,父亲帮忙做家务(父母和公婆轮流“值班”,各照看一个月)。“女儿睡眠比较少,而且认人,我在的时候她就不让别人抱。”潘女士说。
下午5点,6岁哥哥跳跳放学回家,先亲一下妹妹安安。之后,潘女士一边抱着安安,一边给跳跳辅导作业。安安到晚上11点才睡觉,凌晨3点和7点吃两次母乳,换尿不湿,使得潘女士晚上睡不踏实。
“虽然辛苦,但是生二胎后还是喜悦大于烦恼”!潘女士说,当初为是否生二胎,她和丈夫纠结了很久,生的话会把如今的生活节奏打乱,夫妻俩月薪不到1万,害怕养不起。不生的话一个孩子太孤单,最终下定决心是一个生病事件,爷爷生病住院做手术,父亲、叔叔和姑姑分白班夜班轮流照顾,如果只有一个子女的话,根本忙不过来,姊妹多了遇事好商量、好分担。下定决心后,夫妻俩征求了跳跳的意见。“老公正式向儿子说,告诉你一个重要的消息,妈妈要准备给你生小弟弟或小妹妹了。儿子听后很高兴,抱着我喊妈妈。”潘女士说,女儿出生后,有两次她和老公只顾亲女儿,儿子看到后失落地回到卧室哭了,他们及时开导孩子,告诉他妹妹还小,需要人照顾,他是哥哥,已被宠了6年了,应该让着妹妹。后来他们也格外注意,现在儿子对妹妹特别好。“将来主要费用是孩子的教育,以后的事情以后再想吧,穷了穷养富了富养。俗话说‘一儿一女活神仙’,现在虽然辛苦一些,等他们长大后一切会好的。”潘女士说。
家庭故事:孩子4个月已花5万多靠老父亲接济
糜家桥小区,早上6点,孩子醒来哭个不停,一直要母亲李女士抱着才不哭。李女士和丈夫吴先生感觉生了二胎后吃不消。老大是儿子,今年7岁,老二4个月大,也是儿子。吴先生一天忙着上班,李女士和保姆一起看娃,“生二胎后,我明显感觉体力不支,还落下耳鸣、腰疼等症状,不能抱娃太久。”
“原来我们一家三口,月薪9000元,过得还可以,现在又多了一个娃,硬是把钱掰成两半花。妻子生二胎剖腹产,产检、住院花了2万多,孩子出生后生病两次,母亲年龄大了身体不好,只好请保姆看,现在一共花了5万多……感觉生活一下子被打乱,以后孩子的教育问题和房子问题,也令人头疼。”吴先生说,当时父母天天唠叨让他们生,一次“意外”妻子怀了孕,所以生下孩子,现在经济遇到问题,有时还要靠父亲拿钱接济。
建议
健全体系打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采访中,多位专家称,“单独二孩”生育低于预期,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们对社会环境有“后顾之忧”。这里面涉及制度设计、政策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比如,健全劳动保障体系,让女性有“底气”敢怀孕、不怕丢饭碗或职场受冷落;打破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不再高不可攀,单独夫妻才不会因孩子的上学、就医等问题而不敢生。这样才可以彻底释放“单独二孩红利”。
此外,陕西理工学院梁中效教授建议,对要生两孩的夫妻来说,最好提前和第一个孩子沟通好。
文/首席记者姬娜实习生林晨王传瑞
图/本报记者陈烨见习记者代泽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