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商洛:老山战场中走出来的补鞋匠
位于商州城中心街区群艺馆南侧的电杆旁,有一个年龄50余岁,中等身材,头发花白,体型偏瘦的中年男子,经年累月,手脚并用。春迎晚霞,秋踏落叶,冬顶寒风,夏采骄阳,给过往的行人补鞋、修伞、配钥匙。偶尔,油污和灰尘不经意间沾满整个胡腮及脸颊,成了一个花脸的关公。这个人,就是肢体残疾人、曾荣获老山前线一级战功的钢铁战士--张振明。
青 年 从 军
1963年11月,张振明出生于原商县沙河子乡水渠子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82年7月,高中毕业,当年11月应征入伍,被分配到兰州军区某部司训队学开汽车。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细心摧磨,在司训队近半年的训练中,第一批领到汽车驾照,成了一名合格的汽车兵驾驶员。由于其技术过硬,服从指挥,团结战友,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多次被评为连队先进和汽车班尖兵。经他开的连队汽车,维修成本最小,保洁程度最新,安全性能最好,没发生过一起交通安全事故。
1986年,张振明服役届满,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同大部分战友一样退伍回乡,利用自己精湛的技术,发家致富,成为“万元户”;要么申请留在连队,继续守卫祖国的边防。正在他为去或留而纠结的时刻,中越战争打响,上级下达命令,所在部队需要参加对越自卫作战,除退役外,将赴老山前线对越作战。
是回家为父母尽孝,还是上战场为国尽忠?年仅23岁的张振明陷入了两难。
经过几个昼夜的反复思考和剧烈的思想斗争,张振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好男儿就是要当兵,好男儿就是要上战场。祖国的召唤永远是热血青年战斗的号角。
杀 敌 立 功
连夜,张振明向连队党支部递交了决心书,并5次找连里和上级首长表明自己的决心。终于,经组织批准,被分配到步兵第61师183团红二连,成了这个在革命战争年代屡建战功,被授予“钢铁团”光荣称号的部队的一名变通战士。
起初,张振明被分配到特务连开小车,但强烈的爱国责任感,促使他死磨硬蹭,硬是从特务连调到第一线,由一名汽车兵改行到红二连当步兵。
隔行如隔山。为尽快掌握步兵特战术水平,适应杀敌需要,张振明白天进行了7个小时的射击、投弹和摸爬滚打,晚上仍然还要坚持夜间训练,抽空还要进行理论复习,每星期再进行一次小型拉练和2次5公里全副武装越野长跑。功夫不负有心人,在30余天的集训中,虽然体重下降了20多斤,但他把步兵的技术、埋雷、战术及理论全部掌握,经考核均为优秀,并被团树为“钢铁战士”标兵。
张振明所在的八里河东山高地,平均气温高达35℃以上,最高气温可达42℃,平时,战士们只穿一条裤衩光着膀子修工事、守阵地、防炮、蹲在猫儿洞里忍受高温的蒸烤。有时,还要在没过膝盖的泥水里浸泡,并经受蛟虫、蚂蝗的叮咬。高温高湿的环境,致使张振明脱肛、烂裆病越发严重,时常疼得彻夜难眠,不想吃饭。为隐瞒病情,其它战友热得穿着裤衩,而他却穿着长裤。当军医履行体检强迫其脱下裤子,看到血淋淋溃烂的裆部,强迫其下阵地治疗时,他苦求军医为其保密,杀敌立功,保效国家。
1980年4月27日,越南老山前线东山某高地,残酷的拉锯战,时起彼伏。血与火,生与死的经验缠绕着每一个战士的周围,刚上战场的紧张和胆怯,此刻变成了面对面的撕杀和较量。随着越军一次次的进军,迎接他们的则是一次次的鬼哭与狼嚎。凌晨四时三十分,越军开始疯狂地炮击,炮弹不时在前沿阵地爆炸,弹片夹着碎石和树枝在阵地上飞嘯,炮击过后,越军一个加强排的兵力向我军发起冲击,距阵地40多米的距离时,战士们一排排的手榴弹,炸得敌人横尸遍野,败下阵地。十几分钟后,敌人又组织起一次新的进攻,刚接近我阵地30米外,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子弹如雨点般飞向敌群,手榴弹一个接一个在敌群中爆炸……正当战士们聚精会神地抱起机枪向正面的敌人英勇还击的时刻,躲在石头后面的敌人向我军的阵地投来了多枚手雷,其中一枚落在张振明后侧的堑壕上,滚在了右侧三名正在还击敌人的战友脚下,“哧哧”地冒着白烟。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张振明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一个箭步向冒着白烟的手雷扑去,刚要扔向正面的敌群,“轰”的一声,手雷在手中爆炸了,3个战支得救了,而他却当场昏了过去。
战友们把他抬下阵地,送进了战地医院,缠满全身的13条急救巾被鲜血浸透了,医生立即进行了抢救。短短20多天时间里,医生先后为其做了5次手术,从其身上取出了50多块大大小小的弹片,截掉了右手炸残的4个指头,缝合了被弹片划破的嘴唇,拔掉了被弹片打断的6颗牙齿。至今,两只眼睛还有4块弹片,身上还存留着20多块弹片。
回 报 桑 梓
战后,上级党委给张振明记一等功,批准其火线入党,并发出决定,在参战部队开展向钢铁战士张振明学习。其康复后,曾先后在兰州军区、兰州大学、陕西省军区及商州区影剧院做过十多场次演讲及英雄事迹汇报会,得到了听众长时间的鼓掌及欢迎。
退伍复员后,组织考虑张振明的情况,将其安排到商州区博物馆作库管工作。在参加工作的几十年时间里,张振明利用工作闲暇之余,总是站在城区十字口电线杆旁,托着残疾的身躯,在给过往的行人修鞋、修伞、配钥匙,有一份光发一份光,有一份热发一份热,默默无闻地为社会这个大家作着奉献。
时光荏苒。52岁的张振明已临近退休年龄,虽然头顶的荣誉和身上的光环已渐远去,但回想想30年前的那场战争,张振明依然记忆犹新。对于那场战争带给他的残缺和创伤,他依然无怨无悔。“虽然我的右手只剩下大拇指了,可它能扳动枪机,照样能消灭敌人。我要用残废的肢体继续演奏人生奉献的乐章”。30年来,张振明用自己的行动,在践行着自己当初演讲时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