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陕西小作坊食品检验立新规 凉皮也有“身份证”
随着天气逐渐变暖, 陕西 特色的凉皮生意又火了起来。这几天 宝鸡 金台区西关街道“常老三面皮加工作坊”的老板闫银江也开始忙乎起来,每天要加工500多斤凉皮送往凉皮店。虽然生意红火,他还是想着找检验机构对自家生产的凉皮检验一下。他之所以对产品再次检测的想法,缘于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新出台的《陕西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产品检验项目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按照这个《清单》估计,他的检测费用比过去至少节省500多元。他笑着说:“检测花钱少了,有检测报告自己心里也踏实,给别人销售时也有底气。”
在《清单》里我们看到,包括凉皮、挂面、烧鸡、酱牛肉等品种在内的17大类31个品种,从检验项目、样品数量、检测依据、检测方法以及检验项目参考费用等都予以明确,并对陕西省具有地方特色的63种食品小作坊产品依据其工艺流程和生产条件进行整理汇总,按照小作坊许可目录进行了分类,便于生产加工陕西特色食品的小作坊在产品检验检测时有章可循。
据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肉制品及工业加工食品监管处负责人介绍,陕西省去年在全省开展了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摊贩综合治理。各地在监管过程中发现,部分小作坊食品没有产品标准,检验机构无法确定检验项目。而有产品标准的小作坊食品检验项目较多,如按标准做全项检验会导致检验费用高,检验周期长,小作坊从业人员积极性不高。对此,为进一步规范明确食品小作坊产品检验项目,统一检验尺度,陕西省局要求该处牵头,《陕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及摊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起草制订了《清单》。《清单》是按照《陕西省食品小作坊生产许可指导目录》涉及的17大类食品类别进行设置,对每个食品类别的小作坊产品检验项目清单中包括了适用范围、产品种类、样品量、检验要求、检验注意事项及说明等六个方面内容,对产品的检验项目依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及国家食药总局颁发的《食品安全抽检实施细则》进行筛选,重点选取安全指标和风险项作为检测项目,既有效保障小作坊产品的质量安全,又为小作坊从业者节省了开支。
该《清单》弥补了之前小作坊产品检验检测的空白,一经出台,便受到了基层监管人员和广大小作坊从业者的“青睐”。正如带队在 “常老三面皮加工作坊”进行日常检查的宝鸡市金台区西关街道办食品药品监管所工作人员郭凯所言:“省局出台的清单进一步明确了食品小作坊产品检验项目,统一了检验标准,不仅为监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提供了技术依据,保障了小作坊产品的质量安全。而且便于小作坊从业者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检测要求,有效解决了我们在监管中遇到的大难题。”
据了解,陕西省在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摊贩的综合整治中,注重立足省情实际,强化制度建设,勇于创新实践,先后出台了《陕西省食品小作坊食品生产许可指导目录》,涉及17大类31个品类,进一步细化了小作坊生产范围。在全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中全面实施“一票通”监管制度,这个制度就如同为食品小作坊的产品提供了一个合法的“身份证”,使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风险可掌控、责任可追究”。并制订了豆腐、粉条、生湿面条、菜籽油、酱卤肉、面(米)皮、食醋和蛋糕等10个小作坊操作指导规范。这次《清单》的出台使食品小作坊的监管制度更加规范完善,为依法监管小作坊食品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南楠 伟峰 张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