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陕西师范大学在多个领域取得佳绩,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综合影响力。
—— 该校“一带一路”与中亚区域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获批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科学智库建设的指示精神,着眼进一步整合社会科学研究资源、凝聚高端科研人才、创新学术生产方式、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提升社会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决定建立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经过公开申报、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实地考察和公示的程序,由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李琪教授为首席专家申报的“‘一带一路’与中亚区域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成功入选。
中心依托陕西师大中亚研究所与陕西省委、省政府相关机构协同创新、共同建设,系专门研究中亚问题的科研教学机构。陕西省人民政府《“一带一路”建设2015年行动计划》将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列入推进“一带一路”智库建设六个单位之一。长久以来,该校中亚研究所与国外14所高校和科研、智库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与国内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兰州大学、甘肃省国际友好联合会、华东师范大学、新疆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全国中亚问题研讨机制”。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与中亚区域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旨在围绕陕西省在中亚地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出战略设计,并针对陕西省的地缘优势、人文优势、资源优势以及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挑战和风险,开展理论探讨、实证调研、对策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服务国家战略,服务陕西省社会经济发展。
—— 尤西林教授主编“马工程”教材《美学原理》正式出版。 由陕西师大文学院尤西林教授担任第一首席专家编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简称“马工程”教材)《美学原理》经教育部党组批准,已于2015年1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美学原理》是教育部首批“马工程”教材项目之一,也是西北五省担任第一首席专家的两项目之一。本教材编写组的8位成员分别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美学原理》教材项目2009年11月正式启动后,项目组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编写,先后对书稿进行七次修改,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等几位领导也曾亲自审阅书稿并提出宝贵修改意见。历经六年,《美学原理》教材于2015年11月正式出版。
教育部“马工程”教材审议委员会对《美学原理》教材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原理》,教材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基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梳理中西美学理论遗产,评析当代世界美学思潮,论述审美本质、审美经验、审美范畴等问题时,从始至终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为指针,让学生和广大读者具体地感受和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当代美学复兴中占据着原理制高点”;这是一部立论严谨中肯的《美学原理》,编者运 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美学理论成果作了全面考察,对各种审美活动的经验进行了梳理、概括和提炼,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性和理论说服力的、贴近社会生活和劳动实践、贴近人类精神追求的美学观点,比较准确和全面地揭示了审美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这是一部视野开阔、内容生动的《美学原理》,编者广泛引证古今中外的哲学著作、历史文献、文艺作品和科技论著,并精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典型实例,使原理的论述不仅具有思辩之美,而且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性和动人心弦的感染力,令读者在饶有兴味的阅读中受到启发;这是一部学术功底扎实的《美学原理》,编者尊重前人研究成果,同时又避免陈陈相因,力求体现创新和探索的时代精神,对书中涉及的大量美学论著、思潮流派和代表人物进行逐一认真分析,进行有理有据的评价,整部教材反映了深厚的学养和严谨的学风。
“马工程”教材是由中宣部、教育部联合组织编写,旨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基础工程,是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工程。实施此项工程,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加强党的理论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为进一步落实国家相关要求,切实推进“马工程”教材的统一使用,希望各教学单位深入认识使用“马工程”教材的重要意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高度重视马工程重点教材的使用工作,确保马工程教材使用落到实处。
—— 该校负责搜集整理申报的“关中民谚”入选陕西省第5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陕西省第5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共10个大类79个项目。其中,除了有大众耳熟能详的“肉夹馍”“秦腔脸谱绘画”,还有陕西师大文学院负责搜集整理申报的“关中民谚”。对此,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俗专家傅功振表示,这些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集体创造的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充分体现了关中老百姓在长期农耕生活中的经验总结、智慧创造。”
陕师大文学院几代师生近60年收集、整理的关中民谚,可以分为十几类,从气象物候、农耕生活、四季节气,到民间习俗、人情世故、礼仪道德,甚至家政养生、生意理财、唱曲打拳等,几乎涵盖了关中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傅功振认为,从目前所掌握的采风材料中了解到,谚语其实同歌谣、神话、传说一样,在原始公社人群中就已经生根萌芽,它们共同构成了民间文学,而这也是文学的源泉和土壤。而关中人在衣、食、住、行、乐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也产生了大量的谚语。
关中民谚既是关中地区悠久历史的缩影,又是体现关中民族民俗文化的百科全书,充分体现了关中地区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社会时政、情感哲理等方面的世界观和处世哲学。傅功振说,“可以说,熟知了关中的民谚、俗语,你就能了解了关中人的‘三观’。”可惜的是,随着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很多民谚、俗语生根发芽的土壤正在慢慢失去。但傅功振认为,关中民谚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对现代人的生产、生活能够起到指导作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二十四节气,这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类的贡献。”傅功振解释说,世界上大多数民族对于气候变化的概念大都只有四季,而中华民族在长期农耕生产中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四季变化是气候的大变化,二十四节气则指明了气候的微变化。”傅功振说,“‘90后’‘00后’对民谚已经比较陌生了,现在申报非遗项目,也是对这种由群众创造的智慧结晶的重新重视,希望能够在年轻一代中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卢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