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打造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08.03.2016  09:38

  纵观“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从新疆提出加快北中南三大通道和南北疆大通道建设,到陕西将构建丝路经济带五大中心;从兰州建设“一带一路”综合经济走廊,到西安打造“一带一路”新高地,西部地区的新一轮开放也成为外商投资的良机。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两年来,陕西都做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工作?“走出去”还面临哪些不足和短板?又如何解决?正在北京全国两会履职的全国人大代表、副省长王莉霞一一给出了答案。

  成绩:新起点上实现四个“前所未有

  2016年1月1日零时10分,今年首趟中亚班列“长安号”满载货物从西安铁路局新筑车站驶出,奔向3000公里以外的阿拉木图。两年来,“长安号”中亚国际货运班列不仅为“中国制造”走出去创造了机会,更为本土企业与中亚国家开展产能合作搭建了桥梁。

  两年多时间里,陕西交出了一份怎样的“一带一路”成绩单?在融入全球经济方面,陕西进出口总额已突破300亿美元,增长12.8%,增速位居全国第5位,外贸依存度提升,外贸经营企业数突破1万家,三星、微软、强生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来陕落地,投资发展。陕西300多家企业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同时,随着72小时过境免签的实施,国际游客人数突破320万人次。欧亚经济论坛、上合组织经贸部长会、丝路艺术节、丝路电影节、国际旅游部长会等一系列的重要会议选择在西安举办,都大大提升了陕西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短板:经济外向度较低仍是制约发展短板

  “一带一路”战略是陕西发展的新机遇,让陕西从国家“大后方”站到开放的“最前沿”。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制约发展的短板。在王莉霞看来,虽然这两年陕西加大力度推动对外开放,但经济外向度依然较低,仍是制约发展的短板。“实际利用外资的水平还不高,像三星这样大的企业还是比较少。

  那么,都是存在哪些短板呢?利用外资不充分,省内大的龙头、带动性强的企业不够多;能提供便利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和重要平台建设还相对滞后;为企业能提供政策、法律咨询等服务的意识、能力、水平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王莉霞还认为,全省外向型经济的人才非常短缺,也是制约开放的一个关键点。

  发现短板,发现不足,怎么解决呢?王莉霞表示今后都要逐一加强与解决。“比如,对于有些企业走出去的资本需求,省政府去年已经研究决定设立丝绸之路产业基金,支持企业在海外的好项目,目前正在拿具体计划。

  未来:再出发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使“一带一路”成为和平友谊纽带、共同繁荣之路。

  “十三五”期间,陕西在“一带一路”上提出的“内引外联、东进西拓、南下北上”12字思路。王莉霞说:“未来五年,要积极主动的融入到‘一带一路’这个战略上来,以改革开放作为动力和活力,实现全方位、立体式开放格局,把陕西建设成内陆开放的高地,改革的高地。

  具体来说,12个字体现了陕西全面开放的立体格局,包括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向东,主要是深化和韩国的合作,借助中韩自贸区的建设加快推动中韩产业园的建设,不仅实现与三星这样的大企业合作,也要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合作。

  ——向西,主要是针对中亚,突出在能源资源、装备制造和现代农业以及人才教育等方面加强合作,最终连接欧洲。

  ——向南,要继续深化与港澳台的经贸往来和合作,同时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交流。

  ——向北,则主要指与蒙古和俄罗斯进一步深化合作。

  王莉霞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入,“一带一路”必将释放出更加巨大的潜能、展现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彰显更加独特的魅力。“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枢纽,与丝路沿线各国的交往交流渊源流长,陕西有条件、有基础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也有责任、有信心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全媒体特派北京记者赵明石喻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