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未接到考研泄题举报 考生关心是否需重考

30.12.2015  12:52

  陕西未接到考研泄题相关举报 考生关心是否需重考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结束后,有考生反映,个别科目部分试题疑似泄露,并有考研辅导机构提供答案。教育部12月27日晚发表声明称已接到相关举报,并报请公安机关进行调查。西部网记者今天(12月29日)从陕西省考试管理中心了解到,陕西目前未收到相关举报。

  陕西未接到有关2016年考研泄题的举报

  媒体报道称,泄题事件疑与几家考研培训机构有关。西部网记者了解到,所涉培训机构在西安均设有考研辅导班。

  在其中一家考研班学习的一名同学表示,自己考前并没有听说该考研班能提供试题和答案,“和我一样考英语二的同学都不知道泄题的事儿,大家都是看了新闻才知道的。”西安工业大学的李同学也报了这家考研班,她说,考试前并没有接到加QQ群等相关信息,辅导课上老师也没有特别暗示什么,“现在我最关心如何保证考研笔试结果的公平性。”采访中,许多同学都非常关心泄题事件后,相关科目是否需要重新考试。

  西部网记者根据教育部官方微博提供的信息,拨打了陕西省考试管理中心的2016研招考试举报电话,接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29日早上9时,未接到陕西有关研究生考试泄题的相关举报。

  组织作弊等行为最高将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15年11月1日正式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确规定,在相关考试中作弊将被追究刑责。其中第25条规定:

  “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新的修正案不仅规定考试作弊行为本身要受到刑罚处罚,还将组织作弊、帮助作弊的行为入刑,这意味着只要为作弊者提供帮助,都将构成犯罪,并且对此类犯罪行为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记者 彭芬 实习记者 刘望)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