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发布会中的“陕西机遇”经济一定要高速增长
昨日上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举行记者会,邀请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张勇、副主任宁吉喆出席,就“经济社会发展与宏观调控”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这其中可能蕴含哪些“陕西机遇”?昨日,华商报“专家带你看两会”再次邀请省内专家学者为你解读。
1. 经济增速
——陕西想要追赶超越,更要稳增长
昨日,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国的经济增长从原来的高速向中高速转变,前五年大体上有三年经济增长幅度为7%到8%左右,有两年是6.5%到7%之间,去年是6.7%,这是逐步缓慢地回落,每一年经济增量和上一年的经济增量相比,都是增加的。
对此,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表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将“稳增长”放在首位,强调了其重要性。对于陕西而言,想要追赶超越,更要稳增长。“我们头脑应该清醒,地区间发展速度不同,东部地区经济在减速,他们中速发展是常态,而西部地区,特别是陕西要积极引领新常态,要追赶超越,经济一定要高速增长。东部中速,西部高速,全国经济才能保持中高速增长。”
西安交大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冯根福表示,今年陕西GDP增速目标为8%,在全国属于中等偏上。身处中西部地区,陕西经济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但从目前来看,这一目标也要下一番大力气才能实现。除积极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加快发展工业以外,还需要依靠投资拉动,尤其是通过重大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发展。
2. 一带一路
——陕西要为沿线国家提供产品服务
何立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近三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投资已经超过了500亿美元,并且这些项目进展情况的效果是良好的。
想要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追赶超越,陕西还能如何发力?冯根福向华商报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近三年,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未来能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去年自贸区获批为陕西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种形式的交往创造了有利条件,现在最关键的是要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这些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陕西能提供哪些?哪些具有竞争力?应加快调查研究,拿出有效办法,促进与沿线国家的国际贸易往来,带动陕西经济发展。
张宝通说,去年8月底,陕西获批为第三批自贸区省份之一。这对陕西来说,其实是极大的挑战。因为这次同时获批的四川、重庆、湖北、河南自贸区都处在内陆中心地带,目前成都、重庆、武汉、郑州都比西安大,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也比关中城市群大。现在西咸新区已经交由西安市管理,把西安做大,大西安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但这还不够,我们还应该努力构建以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大关中城市群科技教育、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特别是国防科技都比中原城市群具有明显优势,将会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亚欧大陆桥上的龙头老大,就能担负起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和“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战略重任。
3. 实体经济
——陕西需要加快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实体经济发展到今天,确实面临着很多困难、矛盾以及挑战,这些既有长期积累形成的供给质量效率不高等结构性问题,同时也有市场环境不完善等机制性障碍,还有全球产业格局深度调整,国际产业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的外部压力等问题。
对此,冯根福表示,从全国来看,陕西的实体经济发展还较为缓慢,处于中下水平。陕西在全国有哪些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在消费品领域,贵州有茅台,四川有五粮液,而陕西过去有一些名牌,但没有做好,现在几乎没有多少在全国能有影响力的产品。
冯根福说,陕西经济要加快发展,首先就要加快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要加快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的发展;另外还要发挥陕西的资源优势,把煤化工、油化工等的产业链拉长,提高附加值;还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以此推动陕西实体经济发展。此外,金融业应为中小企业融资等提供便利。
4.“双创”
——有热情更要看实效 建议陕西加强产学研对接
昨日,有媒体记者提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也发现一些创业失败案例,下一步政府对推进“双创”有什么打算?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表示,“双创”广泛深入开展,去年每天新设立企业1.5万家,创新创业当中也存在一些初创失败问题,这是世界各国都难以避免的问题。要从五方面推动创新创业向纵深发展,改善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弥补短板等。
对此,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王满仓教授建议,陕西有高校、人才和科研院所优势,建议加强科研转化,用好教育资源、发展高端制造业。建议通过大量一线调研形成案例和数据,深入调研新注册企业创新和创造价值情况。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扈文秀教授建议根据实际情况促进成果转化,帮助技术需求方和供给方更顺利对接。陕西、西安继续完善产业集聚和孵化,加强产学研对接,创业者认真筛选项目,让技术和点子形成价值、取得实效等。
5. 民间投资
——建设提速 PPP、融资租赁等新模式迎重大机遇
昨日,对于媒体记者提问的民间投资增速下滑,怎样提振民间投资等问题,发改委副主任张勇表示,民间投资减速恰恰说明市场作用正在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规避市场的一些风险。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民间投资“26条”政策,将继续落实措施到位,简政放权、放宽准入门槛等。
陕西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毕超建议给民间资本提供更公平的机会,比如在金融领域加快民营银行发展步伐,完善小贷公司、担保公司、融资租赁等新兴金融机构发展政策。
未来一段时期,陕西特别是西安地区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快速增加,资金需求很大,除了传统银行渠道,迫切需要民间资本参与,毕超建议对民间资本继续降低门槛,扩大进入领域,认真落实有关鼓励民间资本发展的举措,解决民营企业担心的问题,加快完善出台可操行较强的政策细则,大力采用PPP、融资租赁等新模式,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更多领域。 华商报记者 刘苗 黄涛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编辑:靳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