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报:陕西渭河湿地重新成为濒危鸟类的重要越冬栖息地

23.03.2016  09:53
          新华社西安3月22日电(记者张伯达)大鸨、黑鹳、灰鹤、大天鹅、白琵鹭、黑鸢等中国珍稀濒危鸟类和众多的水禽,日前在陕西渭河湿地被发现。

  专家表示,这标志着渭河湿地生态环境正逐步恢复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说明该地区已重新成为濒危鸟类和水禽的一个重要越冬栖息地。

  今年1月上旬至2月底,陕西省林业厅组织省内动物和鸟类专家对渭河流域等地的鸟类进行了实地调查。  

  负责此次调查的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副所长王开锋说,这次渭河湿地发现的鸟类有37种之多,其中国家一类保护的大鸨有40多只、黑鹳近20只,二类保护的大天鹅13只、白琵鹭20多只,另有5300多只的绿头鸭、赤麻鸭、豆雁、苍鹭等水禽。

  全长818公里的渭河,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其中512公里的渭河陕西段,集聚了全省64%的人口和65%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据专家介绍,多年上游的水土流失,特别是中游不断加剧的水污染,使得渭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10多年间已基本丧失了生态功能而“鸟迹罕至”。

  2011年以来,陕西省实施了大规模的渭河综合治理,同时出台《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及巩固提高行动方案》,建成生态湿地及水面景观等15万亩。

  王开锋说,渭河综治的生态效应初显,尤其是干流水质由过去的劣V类提高到现在的IV类和Ⅲ类,这为一些珍禽和鸟类的觅食和栖息创造了条件。

  据了解,目前陕西渭河流域已淘汰关闭重污染、高排企业33家;45个县级以上城市实现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共建成运行城镇污水处理厂5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279.9万吨。截至2015年底,陕西渭河综合治理完成投资2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