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牢牢抓住粮食生产的“牛鼻子”
“陕西要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以粮食主产县和旱作农业高产县为重点,推广旱作节水技术,打造规模连片的现代粮食生产基地。”习近平总书记来陕重要讲话,切中了陕西粮食生产的要害。
陕西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田和水浇地占耕地总量的24.5%,旱地占75.3%;耕地中,十五度左右的坡耕地又占到耕地总面积的35%。干旱少雨是制约陕西粮食生产的“瓶颈”。
为此,陕西牢牢抓住粮食生产这个“牛鼻子”,一方面致力于高产创建,提高单产,挖掘土地增产潜能;另一方面划定粮食主产区,捆绑资源向主产区倾斜,保障重点,稳定粮食产量。同时,开展深松深翻、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既着眼于稳定当下的粮食产量,又兼顾提高长远的粮食产能。
提高单产,高产创建亩均增产超过20%
“产量能提高这么多,想也没想到,比原先种地的收入可大多了。”3月19日,子洲县李孝河乡新窑尚村村民李丕亮对记者感慨道。
新窑尚村是子洲县旱作农业示范村。一直在家务农的李丕亮眼看着自己的土地生产出了难以想象的产量。“以前种黄豆,亩产一百五六十斤,现在亩产最少二百七八十斤,增加了将近1倍。”去年,李丕亮在山坡地上种了74亩黄豆。
2012年被省农业厅列为全省旱作农业示范县之后,子洲县从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技术服务、产业带动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示范总面积3.29万亩,辐射带动20.6万亩,推广旱作新技术36万亩,创出了旱地大豆、绿豆全国四项高产纪录。
“同类地块,示范区和采用传统方法种植,亩均增产玉米200公斤以上,亩均增加纯收入160元以上。大豆和绿豆亩均增产都在1倍以上。”子洲县农业局总农艺师李建国说。
高产创建是陕西农业生产上的一把“利器”。2007年,高产创建发轫于陕西,后经农业部推向全国,为耕地面积刚性减少的前提下,稳定粮食产量作出了突出贡献。
高产创建针对不同区域,通过实施优质高产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挖潜增效,以此带动全区域实现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这一行动最先施用于大宗粮食作物,后扩大到油菜、棉花等多种作物。
2014年,我省粮棉油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围绕小麦、玉米、马铃薯、水稻、油菜、棉花、大豆、花生、小杂粮九大类作物,在84个县(市、区、场)开展,总创建面积329.2万亩,涉及73.2万农户,各创建作物较示范县当年平均产量亩增产均超过20%。
确保重点,主攻42个县拿下全省70%的粮食产量
稳定粮食生产和调整产业结构以增加农民收入似乎是一对矛盾体。而且让全省104个涉农县区都抓粮食生产,一是不切实际,很难突破;二是容易使扶持资金、项目撒了“胡椒面”,难以实现政府投入的效益最大化;三是难以实现粮食生产规模化、现代化。
优势作物向优势区域集中,是提高单产确保总产的先决条件。为此,2014年,省农业厅根据粮食商品率、贡献率高低,重新确定了30个粮食主产县、20个旱作农业高产县,两个叠加总共42个县,从今年开始,和10个整镇连片现代农业基地一起,按照“稳麦、压杂、扩玉米”的产业布局,集中资金、技术和资源优势条件,加快陕西粮食主产区板块化推进,集中打造区域集中、产业聚集、产能稳定的四大粮食功能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确定并主抓粮食主产区,兼顾了稳定粮食生产与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42个县将拿下全省70%的粮食产量。5年以后,功能区粮食产能将会得到大的改观。”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副处长吴金亮说。
着眼长远,深松土地发展“雨养农业”
年年抗旱年年旱。在陕西抗旱是常态。除了被动应对的“抗”和大投入兴修水利之外是否再无他法了呢?其实不然,还可以采取更为主动、更长效、更可持续的抗旱之法,那就是开展土地深松,发展“雨养农业”。
“关中是陕西的‘粮仓’。关中地区的小麦根往往在不到20厘米的耕作层横向生长,像席子一样缠绕盘结在一起。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耕地犁底层(位于耕作层以下较为紧实的土层)太厚太紧实,作物根系难以下扎。根太浅,很不耐旱。”省农机局科教处副处长王勇毅说。
深松是打破土壤犁底层的有效措施。深松过的耕地不仅有利于植物根系下扎,有利于土壤上下水肥交换,而且更容易蓄住降雨,相当于给土壤建了一个“地下水库”,有利于秋水冬用或春用。
承担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的咸阳市农科院,将深松列为自选项目,已开展多年试验。副院长张安静说,深松不管是对农业还是对大环境都非常好。对大环境来说,深松过的土地遇到大雨不容易形成地表径流,减小了汛期城市和河道的防汛压力,有效补充了地下水。对农业来说,增产了粮食。“正常年景,同样的地块,采取了震动深松免耕播种技术的,亩产量提高10%-30%。”
据悉,从今年开始,我省将投入财政资金,在部分县区开展耕地深松示范。
责任编辑:凌琳 审核: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