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陕西环保开新局
适应新常态、打赢收官战。这是今年全省环保工作会议上,省环保厅厅长王成文对全省环保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和响亮口号。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不懈怠,是会议提出的今年环保工作总基调,2015年我省环境保护工作将持续攻坚,持续用劲,不断实现新突破。
1 水质达标常态化 空气质量再改善
在去年工作成绩的基础上,今年全省环保工作的目标是:各市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关中地区PM2.5平均浓度较上年下降2%以上,关中、陕北、陕南PM10平均浓度分别下降3%、2%和1%以上;渭河干流水质保持稳定,杨凌以上断面Ⅲ类水质,西安、咸阳出境断面和入黄断面Ⅳ类水质得到巩固,成为常态;汉、丹江出境断面继续保持在Ⅱ、Ⅲ类标准;稳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全面完成农村环境保护连片整治任务;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分别削减0.5%、1.5%、1.5%和6%,污染源监测“三率”考核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强化核与辐射、危险废物和重金属的污染控制;加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力度,加强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全省环境安全。
2 推进环保改革 破解环保难题
记者日前从省环保厅获悉,今年全省环保工作将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线,在深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上取得新突破。
全省环保重点改革任务是:布局性的污染是最难治理的污染,格局性的破坏是最难恢复的破坏,要以环境功能区划为基础,统筹水、大气、土壤和生态环境敏感区,依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以环境优化开发为导向,严格准入关口,统筹产业布局、结构和规模,形成以环境质量倒逼治污减排,进而倒逼转方式调结构的联合驱动机制,从源头上解决布局性和结构性环境风险;不断完善《陕西省大气污染重点防治区域联动机制改革方案》,年内在关中地区建立起协同有效的区域联动机制,不断扭转“各自为战”的大气治理模式;研究建立环境损害赔偿与责任追究办法,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生态环境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建立重大生态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
3 三项收官 检验执行力
2015年,我省三项环保工作面临国家收官考核,兑现目标责任承诺,结果如何,将是检验工作执行力的标准。
污染减排迎来五年总核算。为实现“十二五”减排任务圆满收官,今年,我省要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制定全省小火电关停计划清单,对10万千瓦以下不能达标排放的火电机组坚决予以关停。深挖减排潜力,突出抓好关中30万千瓦以上火电超净排放改造和全省30万千瓦以下火电脱硝建设。完成陕北、关中所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持续推进燃煤锅炉脱硫、脱硝。开展国控、省控等重点排污企业排污量核定,做好环境统计,做细数据分析,为“十三五”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管理,进一步完善排污权交易,继续推进刷卡式总量监管工作,确保重点排污企业排污总量有效控制。
检验农村环保三年成效。2015年我省实施国家农村环保连片整治三年试点的最后一年,结果如何,将在七月份进行总评估。我省将继续推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巩固42个示范县区连片整治成效。做好2014年度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推进和验收工作,迎接好国家对我省2012-2014年度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综合考核验收。总结凝练“十二五”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经验,推广指导全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继续放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范围和影响,鼓励有条件的市区开展全域整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五年环保成效交总账。“十二五”环保规划不仅是国家考核的任务,也是我省环保工作向人民的承诺。今年是“十二五”环保规划的收官年,同时重金属污染控制、重点流域水污染控制等专项规划也将迎来收官考核。今年我省将围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尤其是重金属考核,紧盯治理项目,狠抓薄弱环节,强化推进措施,严格监管责任,确保完成国家规划的目标任务。同时,今年国家将首次开展大气考核,对各省2014年落实国家大气十条情况进行年度考核。
4 打好护蓝、治水、净土三大战役
据悉,2015年陕西环保工作要打好三大战役,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上取得新进展。
关中地区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不断完善减煤、控车、抑尘、禁燃等工作措施,在推广清洁能源上下功夫;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10万辆,关中地区全部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全面开展联防联控,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建立空气质量应急预警系统,公布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排名。
“一河两江”全面实施水污染防治。制定并实施《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高三年行动方案(2015-2017年)》。严格落实《汉江丹江流域水质保护行动方案(2014-2017年)》,建立水源污染事故防范预警应急体系,确保汉丹江出境水质稳定达到优良水质标准。强化对延河、无定河等陕北河流的污染治理。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监管,确保水质安全。
以重金属防治为突破口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围绕重金属防控的薄弱环节,强化推进措施,不断改变落后局面。创新管理土壤环境思维,以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为出发点,以重金属防治为重点,紧紧抓住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两个重点,分级分类提出保护、禁止、限制和控制的措施。
(责任编辑:秦熠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