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多举措锻造产业工人队伍
-五年来,全省累计有110名一线优秀产业工人成长为“三秦工匠”
-全省共有技工院校143所,开设专业15类226个,累计向社会输送中、高级工毕业生21.59万人
-筹集专账资金33.64亿元,全面提升企业职工技能水平,累计培训105万人次
-对于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发放“三秦优才卡”,提供就医、子女入学、购买住房等各项服务保障
5月27日,记者从省总工会获悉:我省启动实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五年来,各部门各单位积极推进,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2019年,省总工会列支500万元用于支持鼓励110个重点工程劳动竞赛。2020年,省总工会再次列支200万元,对100个省级重点项目劳动竞赛进行支持。2021年,省总工会安排1300万元实施劳动竞赛“十百千万”工程。2017年以来,全省先后举办776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大赛,1417名参赛选手获得“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267名参赛选手获得“陕西省技术标兵”称号,70名优秀参赛选手被授予“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参与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职工累计达300万人次。
健全产业工人技能评价体系。目前,全省已备案评价机构353家,发放21.06万个新证书。我省大力培养企业“高精尖缺”新技师,建设15类重点特色专业群50个专业工种,打造三秦制造(秦工)等陕西技工品牌。2018年,“三秦工匠”升级为省委、省政府表彰项目,表彰人员数量由每年10人增加至20人,奖励资金由1万元增加至5万元;2021年,表彰人员数量增加至40名。五年来,累计有110名一线优秀产业工人成长为“三秦工匠”。
完善产业工人技能体系。我省计划连续五年示范培训1万名全省企业优秀班组长,2021年培训1411名班组长;重点面向六大支柱产业,开展各类技能培训2万余人次;积极实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累计培训258.58万人次。全省共有技工院校143所,开设专业15类226个,累计向社会输送中、高级工毕业生21.59万人,培训就业重点群体和企业职工54.4万人次。
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撑保障。我省筹集专账资金33.64亿元,全面提升企业职工技能水平,累计培训105万人次;投入资金5.5亿元,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基地48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6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基地15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70个;投入3.85亿元,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63个,开展实训专业110个,实训3.7万余人次;年均投入2000万元,支持“双师型”名师、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国家亟需专业教师培训、特聘企业人才做兼职教师等,年惠及教师2万余人;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专项资金,每年落实3616万元。
多方面提升产业工人地位。在省委组织部推动下,我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中有工人4名,占9.1%;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中,有工人35名,占5%;省十三届人大代表中基层一线工人有23名,较上届比例均有所提高。我省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作用,对于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发放“三秦优才卡”,提供就医、子女入学、购买住房等各项服务保障;定期开展“陕西产业工匠人才”培育选树工作,每名入选技能人才奖励3万元,先后有145名行业内优秀技能人才入选培育计划。我省优秀产业工人代表张新停、徐立平、刘湘宾等6名高技能人才先后成长为“大国工匠”。 (记者郭军)
编辑:黄坤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