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硬科技”资源优势筑起发展新高地
7月2日,记者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获悉,该所研制的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设备将应用于多种高精度定位要求领域,助力中国北斗系统、造福更多用户。如今,我省积累了大量“硬科技”资源。北斗产业便是“硬科技”催生的诸多大产业之一。
近年来,我省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硬科技”资源优势筑起发展新高地,为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3D打印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据统计,我省3D打印设备、材料及其应用相关专利数占全国3D打印行业专利总数的一半。截至目前,我省从事3D打印研发生产的企业达到70多家,年营业收入5亿多元,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2016年年底,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正式落户西安,标志着我省3D打印产业的产学研发展“一中心三基地”格局基本形成。“一中心”即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三基地”即西安高新区研发示范推广基地、渭南高新区教育培训生产基地和西安医学3D打印示范基地。在一系列政策激励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较为完善的区域增材制造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将在我省加快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多新动能。
在今年5月28日至30日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创业博览会上,由陕西九立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研发的双臂协同作业智能机器人吸引了诸多关注。陕西九立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是我省一家民营科技企业。近年来,在陕西省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带动下,我省机器人产业也呈现出不断提速的态势,出现了一批像双臂协同作业智能机器人这样具有广泛市场前景的成果。
截至目前,我省拥有机器人整机、零部件和集成应用企业58家,全省机器人产业规模达10亿元。“十三五”期间,我省机器人产业将加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全省机器人产业规模可达到100亿元。届时,全省将建成若干特色鲜明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园区),培育10家以上机器人研发制造和系统集成服务骨干企业,形成有活力、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完整产业链体系。
6月初,陕西大秦无人机技术应用有限公司获得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管理局颁发的西北地区首张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许可证。这是我省通过加强产业融合与服务保障,运用政策引导与市场培育,支持无人机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标志。据统计,我省从事无人机研发生产的企业有60多家,全省无人机制造从业人员超过6000人。我省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无人机科研生产基地,形成了包括基础研究、研发制造、行业应用、产品销售、人员培训、检测试飞的无人机产业链。
光电子集成产业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大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被喻为“工业粮食”“电子血液”。为了整合地方分散的光电子集成优势技术和产业资源,孵化培育一批国际领先的光电子集成芯片领域高科技企业,2016年,国内首家“政—产—学—研—资—用—孵”相结合的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在西安正式成立。截至目前,先导院已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团队12个,创办高科技企业12家,孵化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光电子集成领域创新企业,带动了我省相关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光电子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发展效应。
与此同时,一批“硬科技”特色产业园区也在我省加快建成。据了解,位于沣西新城面积达16万平方米的“硬科技”小镇一期工程现已全面建成,并吸引数百家双创企业入驻。未来,100万平方米的“硬科技”小镇将通过资本、市场的合力,不断激发我省高校、科研院所、人才等资源潜力,吸引全球“硬科技”企业汇聚,成为我省“硬科技”产业的重要聚集区。(记者 张梅 )
【编辑:党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