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大学:发挥实践育人功能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7.09.2015 19:32
本文来源: 教育厅
来源: www.snedu.gov.cn
落水获救者孙女士向陕西科技大学学生高宗旺(左)赠送锦旗
——以“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为载体,推动思想道德建设成果向实践转化。 学雷锋,就是要把思想道德建设的积极成果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为人民服务的点点滴滴的生活实践中完善理想人格,提升道德素养。近年来,该校在总结往年学雷锋活动的基础上,制发了《陕西科技大学“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实施意见》,把面上的学雷锋活动与日常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大学生走出校门,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在实际行动中砥砺青年学生的扶危助困的社会良知、社会责任与担当意识,培育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敢于担当的校园文化风尚,实现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09年5月,该校学生刘少锋先后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290毫升,挽救了北京一名患白血病的解放军军官的生命,被中华骨髓库陕西分库授予“中国造血干细胞陕西分库爱心使者”称号。2012年4月28日,一位中年妇女不慎失足落水,情况万分危急。正在附近的学生高宗旺见状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救起了落水者,待她情况好转后,便悄然离去。高宗旺同学被陕西省文明办、共青团省委、省青联授予“中国梦•青年志——我们身边的陕西好青年”荣誉称号。这些“学雷锋”楷模用实际行动抒写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追求、人格操守和道德修养,得到了全社会的赞誉和尊重。 ——以志愿者服务活动为载体,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实践者。 近年来,该校以“以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日常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为平台,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实践者,积极宣传者和努力促进者,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实际行动中实现“知行合一、德才双修”。 一是 学校长期坚持开展关爱抗战老兵、追寻红色记忆以及重走长征路等活动。 二是 牵挂农村之困,助力“三农”发展。该校“去氟得福”健康水圆梦实践团队连续两年赴榆林市定边县通过多次试验,终于在2013年研制出功能可靠的去盐、去氟的净水设备,成功解决了当地群众吃水难的问题。红枣深加工技术培训实践团队赴延安市延川县为当地农民进行红枣深加工技术指导,开展科技支农活动,成为团中央面向全国征集的2013年“科技支农”全国重点团队。 三是 关爱弱势群体,播撒浓情大爱。学校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连续10年开展关注孤寡老人、自闭症儿童、留守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社会医疗隐忧等各种民生问题。 四是 心系灾区之难,信守志愿诺言。学校连续6年组织志愿者服务团队赴陕西宁强、四川北川、青海玉树等灾区开展灾后重建社会实践活动。 “莫道君行早, 朝霞尚满天。” 该校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扶危助困的社会良知汇聚社会主义大爱,用肩负社会正义与公众道德的担当继承和发扬了雷锋精神,用志愿者的青春华章抒写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风采,彰显了传统美德,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责任编辑:胡玥)
本文来源: 教育厅
17.09.2015 19:32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西安光机所有效载荷首次参与空间站科学实验
2022年10月31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