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脱贫故事:二百八十一个签名挽留第一书记
村民们挽留陕西建工集团和马永涛的请愿书。本报记者王海涛摄
本报记者王海涛刘印
5月28日中午,8份摁着红手印的请愿书,被送到了子长县扶贫局副局长侯建军的办公桌上。当天,瓦窑堡街道张家庄村的村民听说陕西建工集团被调整到陕南扶贫,该集团派驻村上的第一书记马永涛也要走,乡亲们舍不得,立即写下了请愿书。当时,在村里的281名村民都毫不犹豫地签了名、摁了红手印。
“马永涛是个给群众办实事的好党员,我们舍不得他走啊!这几年,村里的路修了、路灯亮了、广场建了、大棚立起来了。藜麦产业刚刚起步,他要是走了,可咋办啊?”村委会主任赵随合说,大家实在舍不得让马永涛走。
张家庄村是子长县的深度贫困村。全村耕地面积600亩,人均仅0.4亩,2012年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
要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是关键。2016年,33岁的马永涛任张家庄村第一书记。得知村里人均只有0.4亩耕地后,他寻思着:没有土地可怎么办啊?陕北土山多。于是,他积极向陕西建工集团争取资金150余万元,实施治沟造地工程。截至2018年年底,张家庄村新增耕地185亩。
土地有了,种啥?这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2018年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马永涛了解到藜麦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好,在山西省有大面积种植。马永涛想,山西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与陕北差不多,既然山西能种,陕北应该也能种。
为了解藜麦种植和市场情况,马永涛一有空就上网寻找关于藜麦的各种信息。经过认真调查分析,马永涛觉得子长县可以种藜麦,于是决定带人到山西去考察。在山西不认识相关人员,也没有联络渠道,马永涛就在网上查找电话联系考察。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努力,马永涛终于联系到了山西省繁峙县集义庄乡政府,顺利完成了考察工作。
2018年,村上试种的25亩藜麦喜获丰收,每亩收入约3000元。今年,村上准备将藜麦种植面积扩大到100亩,并且辐射带动周边7个行政村种植藜麦280亩。
要致富,还要提高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今年26岁的石博博,由于缺少技术,2016年以前一直靠打零工维持生计,每月收入2000多元。马永涛知道情况后,觉得石博博年轻,又有一定文化基础,可以学一门专业技术,就推荐他到陕西建设技师学院学习。
由于家里有90多岁的老奶奶,父母身体也不好,加之比一般的技校学生年龄大,石博博顾虑重重不想去。马永涛当面谈、电话说,并动员石博博的父母给他做思想工作。目前,即将毕业的石博博在山东菏泽一个工地实习,月工资4000多元。
截至2018年年底,陕西建设技师学院在子长县招收了197名贫困家庭子女,全部免除学费,同时对每人每年补助1500元。学生毕业后全部安置就业。
村民石候海以前一直种香菇,但是规模小、品种少。马永涛积极鼓励他扩大规模。去年,在马永涛的帮助下,石候海从村互助资金协会借款5000元,将种植规模扩大到3个大棚。在马永涛的帮助下,他还搞起盆栽香菇,通过网络进行销售,仅此一项年增收近万元。
2018年,张家庄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了6800余元,实现脱贫摘帽。
只有深入群众,才能真正了解群众。2016年,驻村后马永涛发现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多。为了丰富老人生活,他决定利用重阳节搞联欢。没有资金怎么办?他发动同学朋友进行资助。
马永涛把村里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发到了微信朋友圈。很快,不少人伸出了援手。那年重阳节,马永涛的12个同学朋友为村里的老人带来了5800元的资助金和衣服、米、面、油等慰问品,还准备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为了进一步融入群众,马永涛还积极帮助群众干活。村民刘某家的卫生状况差,马永涛知道后,就督促刘某打扫卫生。当第二天发现还没有打扫卫生后,马永涛直接拿起了笤帚开始干活,搞得刘某不好意思,赶快动手打扫卫生。村上决定发展黑枸杞产业,群众不了解、怕风险,积极性不高。整理土地的时候,没有人参加劳动,马永涛就和村委会主任赵随合扛着工具下地,带头干活……
马永涛走访了村里的每一家每一户,没有他没进过的门,没有他不认识的人。村民们觉得,马永涛是个没有架子的好后生,他就是张家庄的人。
真心换真心。村民们关心马永涛,知道他晚饭没有着落,经常会送来包子、油饼、饺子……要是知道马永涛回家,村民会送来小米、红豆等土特产,让给家里人带上。
5月28日,听说马永涛要离开张家庄村,100多名村民赶到村委会挽留他。
村民张东林送给马永涛一块石雕作品,上面写着:“马入山乡问贫苦,智永扶贫奔小康,涛涛风雨带头人,陕建帮扶好党员。”
“在子长县扶贫的这几年,让我很受教育。能为乡亲们做些事情,我感到很荣幸。”马永涛说。
编辑:王晗璐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