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陵:把家门口的服务“做到家”
“前几年,到乡上给孩子办上学的事,周一去,人家说学习,下午去了,人家又说人不在。事还没办,先生了一肚子气。但如今无论到县上还是到街道办事,时时都能办事,而且街道、村干部还上门给咱代办,这变化真让人高兴。”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绳刘村村民李继地高兴地说。
过去东奔西跑围着办事单位转,现在办事干部围着群众转。这是纠正“四风”、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办以来,高陵县群众的深切感受。
以前,前来村便民服务室办事的群众和干部之间,还隔着一道玻璃窗,如今这道玻璃窗已被拆除了,干部和前来办事的群众之间没有了隔阂。提起这个变化,绳刘村村支书邸辉说,前不久市领导前来调研、指导工作时提出,应该拆除这个玻璃隔断,让前来办事的群众心里没有一点隔阂。
绳刘村是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层联系点。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魏民洲先后10多次来到这里,调研、指导、参加基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基层实践活动的扎实、有效开展,让基层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可喜变化。
如今,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事也比以前好办了,干群连心桥也更通畅了。提到这些变化,村民们都有说不完的感触。村民孔雨涝用“四能”(能看见、能找见、能坐下、能办事)来概括各级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他说:“过去别说市、县领导,就是要见街道办的领导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找街道领导容易了,在普通村民的家里、田间地头都能看到各级领导坐下来的身影。他们问问题、听意见,能现场回答的现场回答,需要进一步研究落实的,领导干部们都会用‘民情日记’记下,不久就一定会有答复。咱百姓的话,真的算话了。”
在绳刘村街道一间门面房前,尽管腿上还打着石膏,李继地却一脸喜色。李继地家里较为困难,两个孩子正在上大学,爱人在家做土产小生意。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去年不幸出了车祸,一条腿被撞伤了,到县、乡办事都不方便。但无论孩子上学的补助、享受低保,还是危房改造国家补贴,他一点都没有被耽搁。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当地普遍推出了“为民服务代办代理制”,由乡街干部和村上党员干部出任免费代办员,及时发现、代办群众需要办理的事项,“让干部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领导干部为民务实办事的作风,有效带动了村级党员干部作风的变化。村民赵天印老人家里漏雨,有邻居向村干部反映,没半个小时,村支书、村主任就拿着塑料布去了。前一天村垃圾车撞了电杆,第二天新电杆就换上了。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高陵县对照查摆出来的“四风”问题和36项整改清单,有针对性地制定规范了公文处理、会议组织、考察调研等8个方面共35条细则的规章制度,明确了整改主要内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并实行整改结果公示制和销号制,以整改实效取信于民。
同时,高陵县着力在为民服务上下功夫,让干部鞋上沾泥、身上出汗,为群众跑腿服务,把家门口的服务“做到家”。
高陵县还在县、镇、村分别推行了并联审批、“一站式”办公和“5+X”服务模式,全部10个镇街建立了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工作室,全县88个行政村建立了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工作站,形成了县、镇、村为民服务体系全覆盖。目前,该县为民代办机构共接待群众50多万人次,办理各类行政审批和便民事项472739件。(本报记者 杨永林 张哲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