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评2015陕高考作文 师大附中老师点赞

08.06.2015  04:18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是很多一直关注中学语文教育的老师们关注的热点, 陕西 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杨林柯老师就在看到题之后谈了自己的感受。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杨林柯

对于一直关注中学语文教育的杨林柯来说,陕西省的高考作文试题具有一下特点:1、形式上,回归传统。用书信形式写,考查了学生对传统交流方式的应用情 况,看考生是否懂得书信的基本形式。因为在互联网时代,手机短信和微信几乎取代了书信,人际之间的精神交流变得快速和单薄,但书信可以使人有更深层次的精 神交流,可以把一些事情说得更透彻、更深入。

内容上,让考生思考‘情与法’‘情感与理智’‘情感与规则’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现实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它打破了‘标准答案’思维,而且生活确 实也没有标准答案,只有许多具体的问题和具体的矛盾,如何处理这些具体的问题和矛盾,考验一个人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也考验一个人的精神走向和价值观。具 体说就是,如何在‘伦理亲情与公民人格’之间达成一个和解。中国社会一直重视人际关系,这和‘仁学’的长期教化有关,孔子有‘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的教 化,‘亲亲相隐’一直是我们的伦理传统,并把它作为人伦美德,可现在突然出现一个手持麦克风的女儿,把父亲的不守规矩公开出来,让真相得以暴露,似乎充当 了某种道德警察的角色,自然引发网上议论,但如何面对这种舆论,也考验女儿和父亲的价值观,考验父亲和女儿在面对一个开放世界的理性精神。中华民族一直是 一个感性民族,就是重视伦理和情感,缺乏理性,但情感只是精神的外层,比情感更重要的还有理智和良知,只有把情感提升到理智甚至良知的层面,让每个人不仅 仅对自己负责,也应该对他人负责,才谈得上公民人格、公民情感。”杨林柯说从写作的角度来说,该题既有限制,又有自由,而且没有预设角度。考生在谈论“伦 理情感与理智规范”之间关系的时候,可以侧重一面去写,关键是要讲清道理,说理论述要讲逻辑。这个命题,也让学生平时准备的许多材料不好直接拿来使用,可 以有效防止宿构与套写。

“从以上三个方面考虑,我还是为今年的试题点赞,终于有这么一套试题可以让学生思考公民人格的构建了。陈独秀 说:“中华民族的最后觉醒,一定是伦理上的觉醒。”材料中的女孩敢于举报父亲,恰恰体现出这种公民意识的觉醒。如果有更多的‘儿女’敢于利用现代技术举报 不守规范的‘父亲’,虽然可能免不了出现一些人际关系纠纷,但理性人格的构建、公民道德的构建、现代社会的构建,将出现美好的愿景,中国也有望从二元道德 的熟人社会向具有法治精神和真正道德的公民社会迈进一步,真正和‘普世价值’有小切口的对接,让这个乡土社会具有某种现代意识。”杨林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