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回母校”活动走进西安交通大学
19.05.2016 19:12
本文来源: 教育厅
西安交通大学“院士回母校”活动现场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卫红、该校党委书记张迈曾出席活动。该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小力主持活动。 张迈曾致欢迎辞,他指出,“院士回母校”活动的开展,极大促进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与青年学生间地交流,院士身上创新精神和为人为学的优秀品质对师生具有教育意义,能够传递科学技术,点燃科学梦想,引领大学思想文化发展。 李卫红在讲话中对交大青年学子提出殷切期盼,希望交大青年以院士学长为榜样,把个人的学习成长和祖国的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创新创造,不懈努力,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讲话
顾秀莲回顾了“院士回母校”活动前期的举办情况,她鼓励交大学子“青年兴、国家兴。未来掌握在你们手中,你们是创造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希望你们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做能担当重任的栋梁之材,谱写出人生绚丽的篇章。”
交大故事:追忆求学时光,弘扬西迁精神
每个交大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交大故事,它们珍藏在交大人的心底,温暖而恒久。在访谈现场,叶尚福、雷清泉讲述了在交大求学的故事,有欢笑,有理想,有情怀。仲英书院辅导员岳甜担任访谈主持人。 与交大缘分的开始,是在志愿书上郑重地填写下交大。“交大太有名了!父亲说一流的学生都进交大!”叶尚福的父亲在电信局工作,叶父的很多同事都是交大毕业生,受父亲影响,叶尚福选择了交大,并最终选择了兴趣专业——无线电技术。雷清泉出生在华蓥山,读书时家乡、学校都没有通电,只能靠点油灯和月光读书,“电能改变家乡一切!”奔着这朴素的想法,雷清泉决心报考电气专业,再奔着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雷清泉第一志愿报考了交大。 叶尚福与雷清泉有很多共同点:除了是同岁人,都是四川老乡、中国工程院院士外,他们与交大西迁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叶尚福1956年入校,是第一批交大西迁的学生,雷清泉1957年入校,是交大西迁后招生的第一批学生。在他们的记忆里,有那么多的相同场景:穿过正在建设的校园去上课,在有些漏雨的草棚大礼堂听彭康校长作报告,还有食堂里美味的狮子头,他们也都曾参加过修建兴庆公园的义务劳动,他们说,要用实际行动感恩陕西省、西安市对交大的支持。 他们,是西迁精神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交大学子。叶尚福说:“交大西迁对国家、西部有重大意义,交大把先进科技、文化传播在三秦大地上,生根发芽,现在已经结果了”。雷清泉说:“西迁精神是现在时与将来时,使我们不怕困难,能吃苦,肯奉献,这让我们终身受益,新一代交大人要将西迁精神传承下去。” 师恩难忘。叶尚福说毕业快60年了,物理老师陈楷讲课的身影还常在眼前浮现。陈老师腿部有残疾,总是拄着拐杖“爬”上讲台,这种乐观、坚毅深深感染着他。有一次物理考试,陈老师给了叶尚福100分,“我觉得自己的试卷不值100分。”原来因为最后一道题太难,叶尚福在卷子上反复做了三遍,陈老师为鼓励学生不放弃的品质打了100分。“他身上的宽容、包容、对学生的关怀让我非常感动。” “陈季丹老师讲课非常简练,复杂的内容在他那儿就变得很简单,板书也非常认真。”雷清泉说很感谢电介质物理学老师陈季丹教授,“我一辈子没变过研究领域,就是想沿着陈季丹教授开拓的事业继续前行,不辜负老师栽培。”雷清泉还保留着当年抄写陈季丹教授的课堂笔记本。叶尚福与雷清泉说,正是交大恩师的言传身教,自己在团队中、工作中也更关心年轻人成长。
科研故事:经得起失败,耐得住板凳
叶尚福长期从事卫星通信地面站天线及高效馈源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曾获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显著成绩的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1963年,刚从交大毕业3年的叶尚福走进了四川青城山脚下开展科研攻关,这一待就是23年,待白了头发,皱纹也爬上了脸庞。访谈现场,一张照片的出现引发了现场听众阵阵掌声,它是一张医院废弃的报告单,这张报告单背面绘满了模型。1989年,叶尚福因车祸住院静养,为不耽误项目进度,他就拿起了手边的报告单开始手绘模型,这个项目后来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种珍惜时间,无怨无悔的科研精神令人动容。 毕业后的雷清泉从祖国西北到了东北,在哈尔滨电工学院(后与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哈尔滨理工大学)开始了电介质方向的研究工作。“搞科研贵在持之以恒”是雷清泉常挂在嘴边的话,1987年,为缓解国内外油田市场对新型压力温度传感器的急需,雷清泉组建了课题组开始攻关,面对国际上普遍难以解决的材料耐热氧化稳定性差的难题,和在世界上尚属首例采用省醌黑材料设计制作传感器,雷清泉率领团队艰苦的探索,失败一次,接着来;课题经费少,雷清泉就带着课题组自制橡胶垫、密封垫、球磨机、振动机等实验器材,仅用了44万元就完成了课题。这份耐得住板凳,经得起挑战的毅力令人由衷地尊敬。 说起科研心得,叶尚福与雷清泉有些谦虚,说只是一直在做工作而已。他们的科研历程就是最好的感悟分享。他们为了国家勇挑责任,迎着困难勇往直前的信念;经历失败跌倒了,拍拍灰,重新启程的毅力;为科研耐得住板凳,受得了清贫的精神给我们带来了深深地启示与感悟。 专访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两位院士风趣幽默,现场欢声笑语掌声不断。当叶尚福讲到母校情和夫人对家庭贡献哽咽时,现场听众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活动最后,该校航模协会的同学们为叶尚福、雷清泉送上了饮水思源碑纪念礼物,将交大学子最真诚的祝福送给两位院士学长。 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于虹,中国工程院副巡视员王元晶,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天文,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常务副书记董小龙,陕西省教育厅副巡视员高晶华出席活动。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代表,西安交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代表,青年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和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院士回母校”活动由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联合发起,旨在通过邀请院士回母校与在校学生交流,以自身治学做人、科技报国的经历和感悟,在树立职业理想、确定职业规划、激发学习动力等方面对学生有所帮助,将在全国8座城市的10所著名大学举行。西安交通大学站是本次活动的第六站,也是西北地区高校的唯一一站。 (责任编辑:卢延辉)
本文来源: 教育厅
19.05.2016 19:12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西安光机所有效载荷首次参与空间站科学实验
2022年10月31日,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