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族”随处可见 手机玩走了我们的什么?

08.03.2015  14:49

  壹

  春节6天,

  微信红包收发总量为32.7亿次

  现在手机不再是简单的通讯设备了,它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习俗要说是最顽固的了,然而在手机面前则变得不堪一击。

  新春佳节,向亲友派发红包是传递祝福与关爱的民俗传统。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让派发红包从线下走到线上,一些远隔千里的好友也能穿越时空为彼此送上一份心意。今年网络商家推出了抢红包活动,给人们的假期增添了不少欢乐。

  然而,凡事过犹不及。当红包变成电子的,送红包变成了抢红包,表达亲情变成了全民疯狂抢夺,由大人给小孩的压岁钱变成了男女老少齐上阵,见面“新年好”变成了“抢了多少红包”,从前的走亲访友变成了一天到晚埋头在手机世界里。

  据统计,除夕至初五(共六日),微信红包收发总量为32.7亿次,其中除夕当日收发总数达到10.1亿次,创下了历史新高。红包收发最高峰出现在年初一(2月19日)00:00-00:02,峰值达到每分钟有55万个红包被发出、165万个红包被拆开。这就是2015年中国春节的一景。

  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5.57亿,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交流方式不断更新。而在今年,借助微信红包这个新“交流工具”,手机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人的过年方式。

  有评论说,回头一看,今年过年的意义就是抢了几块钱的红包。结果,亲情没时间叙,佳肴没心思品,文艺节目没时间欣赏,说好的游玩计划也都挪用在投入轰轰烈烈的全民抢红包浪潮之中。

  美国科幻电影中,硕大的机器人拥有智能,操纵奴役人类,这一天也许永远不会到来。然而巴掌大的智能手机则正在控制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主宰了人们的生活,使得人们不知不觉变成了躲在手机背后那些人的玩偶,这一天已经悄悄来临。

  贰

  从文艺作品看

  手机带给我们什么?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可以交心的朋友,但是却很难有一个可以交换手机的人,因为每个人的手机里边都隐藏着一个“任性的你”。

  手机生活给新时期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最近这些年,从电影大片到小品相声,有很多精品是以手机生活为题材的。人们由此可以管窥手机给我们到底带来了什么。

  2004年的贺岁片就是冯小刚的电影《手机》,它从多侧面刻画了这小小的玩意儿是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手机让人们交际方便了,可是猜疑也多了,说谎多了,感情出轨多了,家庭破裂多了。最后,男主角严守一终于认识到都是手机惹的祸,就无怨无悔地把手机扔进了火炉,因为他还愿意做个好人。

  其后,冯小刚在《非诚勿扰》中继续演绎手机的故事。在豪华游轮上,美女笑笑决定接纳秦奋的求爱时,她第一个动作就是把秦奋的手机扔进大海,那意思就是,你既然爱我,就不再需要这玩意儿了,免得在外边拈花惹草,顺便也把秦奋的花心史一并扔掉,两个人开始新的生活。

  2013年,易中天在中国科技大学讲《历史的底牌》,也不忘记拿社会流传的手机段子来增加趣味。他说,以前的人结婚是交换戒指,现在的人结婚则是交换自己所用的手机。在庄严的教堂里,牧师的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宣布“现在男女双方可以交换手机”。一个新郎官是否有这样的勇气说:“亲爱的,给,这是我的手机。”估计这么乖的小伙子不会很多。

  手机弄得人一天到晚神经都绷得很紧。冯巩的小品《爱的代驾》里,美女何达达一见面就对冯巩拳打脚踢,嘴里责怪道:“你死哪了?电话也不接,短信也不回,网络也不上。”处于恋爱关系的男女,一方不要说几天不回话,就是几个小时没反应,问题就很严重,就会成为可疑对象,就得把问题交代清楚。现在人们已经失去了“清静的权利”,得始终紧张地关注着手机。一个人关了手机就等于“失联”,这期间恋人会疑心,亲人会牵挂,朋友会好奇。安静几个小时的代价就是事后说也说不清的麻烦。

  郭冬临的小品《一句话的事儿》讲出了手机的另一个重要特性,你独处时手机是“私器”,可是有别人在场时它就成了“公器”,手机的一切都传递着丰富的信息。郭冬临跟太太丽丽正在亲热,突然郭冬临的手机响起,他一下子惊跳起来:接吧,担心是女士打来的,怕引起误会;不接吧,问题就更大了。两害相权选其轻,郭冬临只好硬着头皮打开手机,一听是哥们儿打来的,情不自禁地叫道“是男的”,这才逃过一劫。当今,不少男士都有类似郭冬临这样的历险记。

  郭冬临的小品也讲了这么一个道理,手机常逼着人说谎。一个人打开手机,对方的第一句话往往是“现在你在哪儿”或者“现在你在干什么”。如果你不想告诉对方真情怎么办?总不能回答说“我也不知道我在哪儿”吧。一个从来不说假话的人,可能在手机的逼迫下开始说谎给自己编故事。

  跟酒瘾、烟瘾、赌瘾、毒瘾这些形形色色的病症相比,“手机瘾”是传染速度最快、感染面最大、最难控制的一种现代病。互联网让很多人出现了网瘾,然而网瘾毕竟受空间和设备限制,人一天到晚总不能背着电脑到处走吧。可是自打智能手机普及以来,你走哪儿手机就跟哪儿,连睡觉都还陪伴在你枕边,所以别的瘾都是离散性的,唯独手机瘾是连续性的。今年北京春晚有个小品叫《开会请关机》,老板开会讲今年的效益显著下滑的问题,可是四个男职员却沉浸在自己的手机世界里,没有一个人理老板的茬儿。老板无奈散会,自己却情不自禁地拿起一个平板电脑来排忧解闷。这恐怕也是当今不少单位部门的真实写照,如果一个公司里人人都活在手机世界里,后果可想而知。

  手机使人们的交往方便了,朋友似乎多了,但是同时也冲淡了友情亲情。2014年春晚有一首歌叫《群发的我不回》,唱的是你收到的漂亮动情的手机祝福背后可能就是没心没肺,有的是去年的陈词,有的是别人转发的。这样靠手机维系的友情就变得没有任何人情味,成了弹指一挥间的例行公事了。

  任何现代发明都有利有弊,那么,手机的利弊到底应该是三七开还是五五开,关键看你怎么对待它了。

  叁

  美国课堂禁止手机拍教学内容

  现在的手机也是相机,很多人就用手机代替手写,把它作为一种记录信息的工具。看起来手机的“记录功能”准确无误,而实际上则严重威胁学习成效。下面就以学生课堂用手机代替记笔记来谈谈这个问题。

  手写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学习方法,可是这种方法正受到严重的威胁。自从有了电脑以后,人们用手写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现在不少学生课堂上用手机拍摄教学内容,不想用笔记。很多世界知名的大学有明确规定,课堂上禁止用手机拍摄教学内容。

  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系雄冠全球,学校位于世界IT行业的心脏——硅谷,苹果公司的总部就设立在这里。学校教室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也是应有尽有。然而大学很多学科的教学完全不用电脑,仍然坚持传统的教授方式,就是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板书,学生记笔记。在一些课上,老师明确规定,只能以手写方式记笔记,不能用笔记本电脑记录,更不允许手机拍照。我于2011年在斯坦福访学期间,旁听了数学系的、统计系的、心理学系的、计算机系的和物理学系的十几门课程,除了心理学系的课程用PPT外,其他课程全部都是采用100%传统的教学方式。

  斯坦福的老师为什么要坚守传统?这是由学科的性质决定的。像数学这种课程,要使用大量的抽象符号,而且内容大都是定理公式证明推导,如果老师只展示事先准备好的PPT,学生就没有机会领悟推导过程,再加上自己不动手抄写,上课内容成了过眼云烟,脑子里留下的印象会很浅,结果根本无法掌握好这些学科。

  老师过度依赖PPT也会影响教学效果。黑板板书也强迫老师不能偷懒,每次上课都要认真备课,如此才能温故而知新。我非常佩服斯坦福的教授,他们大都能把教学内容烂熟于心,一堂课50分钟,要写十几个黑板的板书,很多老师常常是不看一眼教案。斯坦福教室的黑板也设计独特,通常是多层的,还可以上下左右移动,便于这种传统式的教学。试想一下,假如老师用PPT,只用准备一次,然后年复一年地用,老师自己是轻松省事了,结果可能不是熟能生巧,而是与教学内容越来越隔膜、越来越陌生。

  手写是美国当今仍然非常流行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沃尔特·莱文是麻省理工学院知名的物理学教授,他的课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在网络上,我系统看了他三门课的教学实况录像,包括物理学入门、电磁学、振动原理等,全部都是手写。

  学生要体验“学而时习之”的快乐,必须放弃手机拍照而手写。老师要做到“温故而知新”,也要少用PPT而多板书。

  肆

  国外如何预防孩子沦为“屏奴

  大量事实证明,孩子一旦沉迷于手机,就将大量分散学习的兴奋点和注意力,对学习的兴趣、热情降低,势必影响其成绩;此外,还会影响其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导致视力下降。目前,国内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学生用手机作出规范,但国外不少国家已出台了相关法规。

  英国政府曾给全国所有中小学寄出一封警示信,指出“儿童大脑16岁前一直处于发育阶段,任何来自辐射的危险都很容易对其造成伤害”。英国教育大臣督促所有中小学校校长,严格限制16岁以下的学生使用移动电话,除非遇到紧急情况。

  芬兰法院决定,禁止芬兰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违反这一禁令者,将被处以最高10万欧元的罚款。

  意大利颁布命令,禁止学生在教室里使用手机,目的是为了避免手机铃声扰乱课堂秩序,并防止学生使用摄像头胡乱拍照。规定还要求学校惩罚那些不听劝阻、坚持在课堂使用手机的学生,具体措施包括没收手机和期末考试不予通过等。

  2009年,日本文部科学省致函全国各中小学,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高中制定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的规定。而一些私立学校则由学校统一购置学生定制手机,上课期间统一关机。

  早在2000年,美国各州的学区纷纷制订规则,完全取缔在校学生使用传呼机和手机。2007年1月29日,美国200多所公立学校联合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

  鉴于韩国青少年日益高涨的手机费用已成为众多家长头痛的问题,韩国政府不得不颁布法律,限制青少年长时间使用手机。法律规定,韩国青少年手机用户要签订一份单独合约,要求他们和父母一起参加手机费用封顶计划。该计划控制青少年手机用户每月使用的手机费用不能超过40美元。

  伍

  谁躲在手机背后操纵着我们?

  手机是种昂贵的时尚消费品,人们在手机上的投资远超任何珠宝,而且手机又跟金银首饰不一样,更新换代特别快,每一两年都要换一代,所以大家都被手机商牵着鼻子跑。报纸上有报道说,有些年轻人卖肾买iPhone,这也只能保鲜一两年,总不能把两颗肾都卖了吧?

  手机是个巨大的市场,使得全世界的经济格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把国家划分为两个阵营:知识产权收费国和消费使用国。美国是最大的知识产权收费国,因为它拥有最大最多的设计手机软件和制造手机芯片的公司,其他国家都得向美国年年交手机使用费用。现在手机运行的软件不外乎苹果、谷歌的安卓和微软,它们都是美国公司设计的;手机所用的芯片也几乎被美国公司垄断。很多人不大明白这个事实:不论是三星、苹果还是国内生产的手机,所使用的核心知识产权都属于美国的,每销售一台手机,不论什么品牌,美国公司都要提一部分利润。就是说,手机使用者都得为美国做贡献。

  在国内的手机市场上,三星和苹果占统治地位,其次才是国内生产的各种品牌。每次手机换代,那些手机研发公司自然要吃大头,赚取大部分的利润。研发商和产品生产之间还有一个生产代理商,就是中国台湾的郭台铭这类商人,他们也要赚取中间的利润,主要是通过压低生产成本来获利。第三层才是生产手机的工厂,车间里的组装工人是体力劳动者,他们赚的是自己的血汗钱,所得到的是这个利润链的蝇头小利。据说,中国有上百万的工人从事这种国际品牌的手机生产。

  现在各种商家看准了世界大趋势,什么样的经济活动都想方设法与手机挂钩,不仅利用手机来宣传产品,很多交易在手机上就可以完成。大众拥有了手机,也为许多商家创造了很多新的商机。诸如电子货币、虚拟商店应运而生,网上购物成了生活。一个人在手机上花费一块两块没有感觉,很多商人就是利用这种集体无意识而敛财暴富的。很多商人躲在背后,用手机把大众的钱袋子捅出一个一个的小窟窿,大众的钱在不知不觉中流走了。

  陆

  到底是我们在玩手机,

  还是手机在玩我们?

  虽然手机的发明权不属于中国人,然而它似乎是专门为中国人而发明的。根据谷歌的一项调查,用手机购物的比例,中国台湾以高达54%居全球第一。根据谷歌的另一项调查,世界上最爱用手机上网的国家或地区的前五名是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这还没有统计用手机的频度和时间,中国人一定在这些方面遥遥领先世界。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中国人使用手机的频率和时间,远远超过美国人。前两年我到斯坦福大学访学一年,经常到医学院的可容纳三百人的大餐厅吃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都没有见过有人在吃饭时接听手机,更没见过有人在玩手机游戏。在美国一年中,我见到美国人用手机的次数也非常有限,不管走到哪里,很难听到有人用手机与人大声聊天。要知道,斯坦福大学与苹果公司紧邻,那里是研发各种新款手机的基地。

  可在中国,不论什么场合,不论在家里还是在外边,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见到用手机的情况。就拿坐地铁这种公众场合为例吧,我最近几年常去北京、上海、广州等这些大城市,坐地铁的时候,抬眼望去,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在低头看手机是常事。也见到不少年轻的情侣,似乎相互之间没有什么话要讲,大部分时间都在忙自己的手机。手机可以让情侣之间都无话可说,它对人情感交流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然而欧美人在这种场合是见不到这种“集体操作手机”现象的,大多人还是选择读书、看报或者静静坐着沉思。

  今天的人都应该认真思考这样的问题:到底是我们在玩手机,还是手机在玩我们?如果是手机玩我们,它玩走了我们的什么?它又给了我们什么?

  它玩走了我们的真实世界,让人们沉湎于一个虚拟的网络。

  它玩走了我们的智慧,让我们一天到晚跟着东南西北风乱转。

  它玩走了我们的平静心情,让我们一天到晚神经都高度紧绷。

  它玩走了我们的亲情,让我们无暇给予和接受关爱。

  它玩走了我们的自由,让每个人都成了手机瘾君子。

  它玩走了我们的健康,让很多人无法集中精力工作学习。

  它玩走了我们的金钱,让人们的钱袋子漏洞百出。

  它玩走了我们孩子的童年,让他们过早地成熟了。□石毓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