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门听意见 现场解难题——千阳县工商局开展“双千”活动纪实

28.10.2015  08:40

登门听意见 现场解难题

——千阳县工商局开展“双千”活动纪实

深秋时节,千山大地郁郁葱葱,处处充满收获与希望。一个个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工地上,随处可见工商干部深入企业帮扶的身影;一处处企业生产现场,奔走着为企业谋划增产增效新路子的工商“帮办员”。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挑战,宝鸡市委、市政府部署在全市开展了以“扶助企业、创新成长”为主题的“千名干部联系千户企业”活动(简称“双千”活动)。千阳县工商局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市工商局的统一部署,立足职能,把“双千”活动作为有效培植市场主体、做大市场主体总量、做优市场主体质量的重要抓手,主动出击,积极作为,面对困难敢亮剑,针对问题开处方,确保了“双千”活动良好开局、扎实推进。

一、 精心部署 ,示范引领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双千”活动开展以来,该局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登门听意见,现场解难题,产生了巨大的号召力;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层层示范,为活动注入了强劲的推力。在深入联系企业调研后,局党组提出要在局系统全体干部中开展,“工商干部走访新设企业活动”和“一名工商干部扶持一户市场主体(企业)发展活动”。局长黄建生来到宝鸡晟翔混凝土有限公司,认真听取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针对企业存在的销售、资金困难等问题,与注册分局、法规市场股负责人、相关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负责人现场协调,研究提出解决方案,为企业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出点子。与此同时,局系统39名干部也纷纷走出机关大院,深入389户企业一线听意见,帮助企业现场解难题、围绕问题促转型,特别是班子成员率先垂范,深入车间班组,协调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9件。一道道难题由于联企干部的妙计迎刃而解;一个个难事在联企干部的代办下有了好结果。企业干部职工高兴地说,“双千”活动是机遇与发展的竞赛,是作风与困难的较量,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大舞台。

二、 边联边帮 成效初显

宝鸡晟翔混凝土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为在千阳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供应建筑用混凝土的私营企业。去年以来,由于商品房销售遇冷,开发商不能按期足额支付混凝土货款,有5家开发商,就以其所建商品房来抵顶混凝土货款的方式,抵给晟翔公司商品房8套,价值268万余元。这些商品房占去了大量资金、一时难以售出,抵顶来的商品房已成为困扰企业的一个难题,导致晟翔混凝公司生产周转资金困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该局领导主动上门服务,了解房源信息,发动干部职工,利用与个体户、返乡创业人员接触多的机会,帮助企业宣传房源信息、牵线搭桥。截至目前,已成功售出房屋2套,为企业回笼资金66万余元。

融资难”一直是困扰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双千”活动以来,千阳县工商局把企业动产抵押登记作为工商部门服务企业发展的特色职能,本着服务企业所需的精神,积极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全力为企业抵押贷款融资提供便利,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做实宣传引导。 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工商干部深入市场主体,广泛宣传《物权法》、《担保法》以及《动产抵押登记办法》,在基层各登记窗口摆放动产抵押登记的相关资料,方便企业了解和掌握动产抵押的意义作用和办理程序,让更多市场主体通过动产抵押实现融资,增强资金优势,做大做强。 二是做细服务举措。 专门制定企业申请动产抵押登记须知等资料,积极指导企业填写《企业动产抵押物登记申请书》;严格执行咨询受理“一口清、一口准”和“一次性告知”制度,对于企业和群众的咨询,清楚准确地解答,力求使对方满意;对申请材料齐全、程序合法的企业,一律当场予以办理登记,减少申请企业往返的次数;对于登记资料不齐全的,坚持做到一次性告知所缺少的资料及其他相关事项。 三是做好沟通协调。 建立企业、金融机构与工商部门之间定期联系制度,将信誉好、有实力、有发展前途的融资企业推荐给金融机构,由其帮助融资。同时,主动与有意向融资的企业加强联系,鼓励其诚信经营、诚实经商,并及时了解其生产经营和资金运转状况,一旦银企双方达成协议,及时指导企业填写抵押登记书,高效快捷地为其办理好动产抵押登记。截至目前。已为锦泰陶瓷、康迪陶瓷、锦泰现代农业等7家企业办理动产抵押7件,帮助企业融资2610万元。

双千”活动开展以来,在千阳企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处处可见工商部门联企干部忙碌的身影,他们已成为企业的“勤务兵”,一方面在服务企业发展中自我锤炼,一方面全力支持企业转型升级,为县域经济趋稳向好贡献着力量。

三、 前延后伸优服务,打造发展升级版

双千”活动中,千阳县工商局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抓手,采取增设预审窗口、实施信任发放、推行“照后指南”、“照后抄告”等工作机制,前延后伸优服务,促进注册便利化。 一是 三证合一、一证一码”登记新模式,整合行政资源,实现部门信息共享。 通过“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将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为“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原来分别由工商部门核发营业执照、质监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有十八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企业只凭借营业执照就可以办理行政审批、银行开户、物权登记、招投标等各类相关事务,并且全国通用。截至目前,该局已办理“一照一码”企业设立、变更登记16户。 二是实行预审指导,优化机制提效能。 在注册大厅增设了预审窗口,重点提供网上材料预审服务,指导申请人在正式办理注册登记前及时修正、补齐相关材料,避免申请人排队等候后却因材料不全、填写不正确等原因再重新排队办理的情况,有效提高了申请人登记注册审核通过率,缓解了办事群体等候时焦虑烦躁的情绪,营造了办事群众与窗口工作人员和谐、顺畅的沟通氛围,实现了群众满意与提高服务效率的双赢。 三是 降低准入登记门槛,简化登记工作流程。 放宽了市场主体名称登记条件,放开了对冠省名、市名企业的注册限制;放宽了住所登记条件,放宽了经营范围登记条件,率先探索一般经营项目不再核准具体经营范围,由市场主体自行约定。完善了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制度和“一审一核”、“审核合一”审批制度,按照“应减必减”、“能减即减”的原则,通过流程再造压缩了审批时限。注册大厅审批时限由15个工作日缩短到3—5个工作日,对登记事项简单、手续齐全的做到了当天办结。今年1-9月,全县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619户,同比增长15.73%;其中,新登记内资企业6户,同比增长57.8%;新登记私营企业74户,同比增长77.8%;新登记个体工商户516户,同比增长23.1%;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23户。 四是打破个体户登记地域限制,构建“全县通办”新模式。 改革了按照地域管辖进行工商登记的旧模式,现在凡是进行个体登记的群众以根据自身便利需求,在自己家门口的工商所就能够办照,彻底解决了办照难的问题,凸显了“全县通办”新作为。 五是推行信任发放,强化互信促便民。 当申请人提交的办照材料少量缺失,但承诺材料可以及时补齐时,窗口登记人员可先行留存受理材料,待申请人递交补齐材料时一并打印营业执照,减少申请人往返次数。实行信任发放制度以来,共有40余家企业和个体户因此获益,有效节省了市场主体开业的时间成本,让创业者真正得享注册登记便利化的实惠。 六是实行照后指南,引导帮扶助发展。 当经营者领取营业执照后,对还需要办理后置许可的企业和个体户,指引他们到相关行政许可部门去办理相关行政许可,使其经营更加合法、科学、合理,有效规范了市场主体经营行为。截止9月底,共发放宣传材料600余份,提供各类咨询服务1300余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