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运会]从“君子六艺”到“赛事六艺”,体育多元潜力待开发

22.10.2015  19:54

    新华社福州10月22日体育专电(记者 卢羽晨 郑昕 刘旸)在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期间,“博·戏——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作为赛会期间十余项重要文化教育活动之一,也在福建博物院开展迎宾。福建出土的“福州球场石碑记”和“李纲锏”,来自河南博物院的国家级文物“柞伯簋”等一批文物珍品都在此展出。

    实际上,体育本身并不单纯局限于竞技表演,而是兼具教育、文化、沟通、娱乐等多元功能。赛事作为平台,理应进一步挖掘体育的更多潜能,使其效用最大化。

     体育多元,自古有之

    “体育可以是娱乐、可以是教育、可以是国防,它不单纯是一种比赛、竞技。体育涉及中国古人各个阶层生活的很多方面,宫廷有马球,文人弈棋、军人习武,老百姓的体育活动就更丰富多彩了,所以说是覆盖面很广的领域,”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所长兼博物馆馆长郝勤教授说。

    “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采取“体育+文博”的跨界合作、多家博物馆联合展出,依托大型体育赛事的形式进行巡展。

    类似的首秀是在去年南京青奥会期间。当时在三个月的展期中,共吸引了62万人次参观。而今年在鄂尔多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期间,“竞技·游戏——历史上的北方少数民族体育”文物展也好评如潮。

    郝勤说,当初成都体育学院发起这样“体育+文博”的跨界合作,一是希望通过文物展这种形式,向公众传播优秀的中华体育文化,让人们对于中华体育有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从商周到近代,各种脑力、体力的体育门类层出不穷,尤其是八段锦、太极拳等体育项目提倡的体育养生理念,也是西方没有的。

    二则是为了让运动员通过观展对体育的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郝勤说,体育不仅是竞技,还包括礼仪、道德乃至文化。

     青春盛会,快乐成长

    本次展览以时间为脉络,主题涵盖史前体育、西周射礼、战国兵器、汉代百戏(尤以杂技为主)、魏晋养生、唐代马球、两宋蹴鞠(足球)、元代捶丸(类似于今高尔夫)、明清武术等,分为体育起源、射御、武艺与武学、球类运动、棋类活动、养生和休闲娱乐等七个单元,汇集了福建博物院、四川博物院、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220余件珍贵文物。

    射御属于古代“君子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分别指德育、音乐、射箭、驾驶、书法、数学,其中,射(射箭)、御(驾驶)实际上就是体育教育。孔子提倡“文武兼备”,他不仅本人精于射御,更有不少关于射礼的言论,体现了他把体育视为道德礼仪教育范畴的远见。

    “中华体育在历史上达到过很大的规模和影响力,中华文明也有注重‘文武兼备’的传统,体育是有更深层次的社会价值的。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种难得一见的体育文物珍品展,让更多年轻人乃至老百姓了解到这一点,”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副司长温文说。

    借鉴南京青奥会的成功经验,本次青运会拓展赛事功能,挖掘文教潜力,筹办了不少贴近青少年受众的赛外活动,促使赛会脱离惯常的竞技专项而向“赛事六艺”靠拢。除上述体育文物展览外,青运会还组织了“冠军有约”、“志愿+青运志愿文化体验活动”、“青运日志”、“触摸福地·走进福州”、“文创小屋”、“海丝文化屋”、“我的梦——青运会运动员进校园”、“炫青春”等十余项文化教育活动,更是使参赛运动员、当地中小学生等青少年群体享受了一场场精神文化盛宴,在快乐愉悦的氛围里共同成长。

    “我特别特别喜欢青运村里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这几天没比赛的时候天天参加呢,也认识了不少朋友。我感觉特别有利于放松心情,而且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特别棒!福州青运会的这段日子,我肯定一辈子都忘不掉的,”天津女排U17队员刘媛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