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道越来越窄 自行车:我的路在哪里
西安骑行环境调查之一:
丰庆路没有专门的自行车道,公交车靠站时,自行车被挤到马路中间。
道路宽敞却没有顺畅的非机动车道;自行车被公交车挤占空间;原本非机动车道却划上了停车位……公共自行车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而共享单车“忽如一夜春风来”也开始在西安大街小巷走红,市民在享受绿色快捷出行时,也遇到了不少困扰——共享单车有了,但是路呢?
现象
■人行道、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混用形成了“三道合一”的乱象
■违停车辆占道,骑自行车在机动车和违停车辆的“夹缝”中找路
■自行车路权受“歧视”人们选择骑行却发现无路可走
■公共自行车系统逐步完善但非机动车通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原因
■机动车井喷式增长致非机动车道空间受到严重压缩
■非机动车道过窄难以满足非机动车通行需求
■非机动车道不连续、不连贯,摊贩占道、违停现象突出
建议
■在设计时充分考虑非机动车道宽度并建机非隔离护栏
■对不合理道路缺口装护栏防止非机动车驶入机动车车道
■开放沿街单位小区错时停车缓解停车难避免停车与非机动车争路
记者体验
骑自行车在“夹缝”中找路
今年年初,没有车桩、扫描二维码就能随时骑走随处还车的共享单车开始出现在西安街头,这种全新的交通工具让绿色出行变得时髦起来。因为它的方便快捷、使用便宜,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青睐“小黄车”“小绿车”“小红车”。
家住在永松路的周先生在高新区一家产业园上班,以前他开车上下班,自从无意间发现共享单车,尝试了几次骑车出行,却发现并不如想象中容易。“永松路本来就不宽,路边有停车位,高新路上常有违停私家车,骑自行车常常就是无路可骑。”
为了探访西安的非机动车道情况,记者近日骑共享单车在多条路段进行了体验。
19日记者从南院门骑了一辆共享单车,沿粉巷、南大街、长安路骑行。粉巷的道路南侧设有停车位,没有专门的非机动车道,只能紧靠路边的车辆谨慎骑行,南大街上有非机动车道,而且比较宽,和公交车保持有一定距离,骑行比较顺畅。但到了长安路,路边经常有违停车辆“挡道”,就只能绕到机动车道上骑行。长安路沿线还有南梢门、草场坡、体育场等公交车站,在这些站点,公交车停靠上下乘客时,自行车和电动车就只能在原地等候。记者注意到,这时有的人就会骑上人行道,有的自行车则从公交车外侧绕到机动车道骑行,在车流量很大的长安路上看上去十分危险。到了体育场附近,路面变宽,本该利于骑行,可违停车辆挤占,只能在机动车和违停车辆以及行人的“夹缝”中找路。
在有绿化带和隔离栏分隔出的非机动车道骑行体验如何呢?21日,记者骑共享单车从西安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出发,沿劳动路、丰庆路骑行。劳动路的机动车道和公交车道、非机动车道有行道树隔开,但因为非机动车道和公交车道距离很近,一旦路边停有机动车,或同时有两三辆非机动车并行,路就不够用了。有好几次,公交车几乎紧挨着骑行人的身边通过,非常不安全。丰庆路的非机动车道设置了隔离护栏,可骑行并不顺畅,一路阻碍重重,骑电动车快速逆行的现象比比皆是,隔离护栏也并不连续,几乎每段护栏的缺口处无一例外地停有违停车辆,有的违停车甚至刚好堵在护栏尽头。
环城南路的非机动车道铺设了绿色树脂颗粒,明确了自行车的路权,骑行按理说应是很顺畅的,但记者体验发现也存在一定问题。昨日下午,记者从小南门沿环城南路向东骑行,到了南门隧道,要往中间下穿隧道并线时很不容易,因为要横跨两条机动车道。从环城南路由西向东开来的车非常多,虽然地面划有机动车减速标识,但在此过程中,没有机动车让行,骑车必须停下观察,“见缝插针”从车流中穿到下穿隧道处。
记者继续向东骑行,经过南门、文昌门、和平门公交车站,这些车站都没有设置公交港湾,碰到公交车,自行车便无法通过,从上下公交车的乘客中穿行不合适,绕过公交车走机动车道又太过危险。骑行就只能中断等待。而在朱雀门等设有公交港湾的车站,又总有“蹭停”的私家车,很难享受到公交港湾的便利。
记者接连体验多日,无论是非机动车专用道还是机非混行的道路,骑行体验并不良好。
市民呼吁
增加自行车路权
让骑行更便捷安全
常年骑自行车上下班的常先生告诉记者:“很多支路没有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上又被乱停的私家车占满,人行道、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混用,形成了‘三道合一’的乱象。留给自行车骑行的空间也很有限,不安全也不方便。”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市民对于西安如今的骑行环境都颇有微词,但更多的还是无可奈何。曾经宽阔的非机动车道,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急速增长,为了缓解停车难,划上了停车位,为了保障公交优先,又开辟了公交专用道。“自行车作为逐渐减少的交通工具,路权方面受到‘歧视’,成了最弱势的交通工具,很多道路连非机动车道都没有。当人们重新开始选择骑行的时候,却发现无路可走。”郭女士说。
酷骑单车西安分公司公关经理高敏告诉记者,酷骑单车进驻西安1个多月,投放了3万辆共享单车。她说,西安非机动车道设置不够完善,市民素质参差不齐,违停等交通违法行为突出,就目前运行的情况看,共享单车的出行环境并不乐观。
“我自己也会骑共享单车,非机动车道本来就窄,停放的机动车就占去了一半,也不敢骑得太近,害怕司机突然开车门带来危险。再就是超标电动车太多,与自行车混行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高敏说,希望相关部门可以增加对非机动车道的施划与管理,让共享单车出行更为便捷安全。
摩拜单车公关负责人曹国星告诉记者,共享单车这一话题从民间一路火到了全国两会上,在这轮自行车讨论热潮中,除了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国人素养之外,更应关注城市的规划设计:如何建成一座自行车友好城市?实际上,国内大部分城市都没有提出针对自行车的系统性城市交通改造计划,相比较而言,西安的城市格局方方正正,马路比较宽,比很多南方城市骑行环境会好一些。
其实,国内部分城市在增加自行车路权上也做了一些尝试,早些年,如杭州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广州的绿道系统,最近的如厦门号称世界最长的空中自行车道,全长约7.6公里,目前已试运行一个多月,只有自行车可以走,设置了十多个出入口连接沿途大部分的商场、广场、住宅小区和公共建筑。
“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决定着自行车出行分担率的高低,相信共享单车的出现,能起到倒逼效应,使城市管理者不得不考虑自行车的事。但这肯定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曹国星说。
专家分析
非机动车道过窄
难以满足通行需求
机动车井喷式增长导致非机动车的通行路权受到严重压缩,原有的机动车道不够用,便挤占了非机动车道;城市路网受土地开发、文物保护等因素制约,道路宽窄很难改变,另外西安尚处于发展上行期,市政和地铁建设密集施工,施工围挡使得路面变窄、占用,有效通行率降低,为了保证机动车的行驶,不得不挤压非机动车道空间。
西安市交警支队秩序处规划科科长王建卫介绍,目前,西安市现有的非机动车道以三种方式存在,即道沿上非机动车专用道、道沿下非机动车车道和机非混行,具体分为四类,分别为非机动车专用道路,主要分布在北大街、未央路、小寨西路、莲湖路、太白南路等路段;以隔离栏分隔的非机动车车道,主要分布在文景路、长乐西路、长安中路等主干道;标线分隔的非机动车车道,主要分布在幸福中路、长缨西路、昆明路、环城东路南段、友谊东路等路段;由于我市部分城市支路道路资源有限,道路宽度不够,很多支路处于机非混行的状态,主要分布在火炬路、长兴路、万寿中路、太华路等路段。“大家口中说的哪哪‘没有车道’,其实是不准确的,所有路段都有非机动车道,只不过有的支路是机非混行状态。”王建卫说。
总体而言,我市非机动车道过窄,难以满足非机动车通行需求。此外,非机动车道不连续、不连贯,摊贩占道、违停现象突出等问题也普遍存在。
专家建议
慢行交通系统仍待完善
王建卫介绍,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城市非机动车交通系统,截至 2014年,非机动车道设置覆盖西安市城市道路长度3145 公里。
从2014年起,我市在市政新修新建道路的审批上,交警支队要求非机动车道宽度原则上不低于2.5米。对于改扩建道路,支队提前介入,与相关部门积极对接,建议在设计时充分考虑非机动车道宽度,同时一并在建设时配套机非隔离护栏;2016年,交警支队进一步加大公交专用道、非机动车道路权保障,施划彩色路面近2.5万平方米。经过近年来的建设,我市主干道非机动车通行系统基本形成,通行环境得到了一定改善。
随着我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逐步完善,非机动车的通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交警部门通过使用彩色路面渠化非机动车道,进一步明确非机动车通行路权。2015年,对我市“两轴一环”节点交叉口非机动车道使用彩色路面进行渠化,环城南路、长乐路、莲湖路、南、北大街等主干道交叉口渠化段处非机动车道均采用绿色树脂材料进行铺设,效果较为明显。在完善非机动车道指示标志设置方面,在含光路、莲湖路、朱雀大街等主次干道增设非机动车道指示标志336面,引导非机动车按照规定车道行驶,对一些不合理的道路缺口进行护栏或工程封闭,防止非机动车驶入机动车车道通行。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慢行交通、绿色交通出行方式,能耗少且无污染,对缓解机动车交通拥堵、优化城市环境具有积极作用。西安交警提出树立“2 5=0”的文明交通理念,其中倡导两种出行方式,就是公交出行、绿色出行。
王建卫表示,道路资源是有限的,政府部门应该充分统筹考虑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等交通参与者各方的路权,以公交出行,绿色出行为重点,根据不同区域、不同需求合理分配,充分利用道路资源。 “应该肯定共享单车的积极作用。从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应该保证慢行系统的连续性,提高舒适性,规划时尽可能增加慢行系统道路宽度,保证足够空间;建设时,保证线性连续,避免障碍物阻挡;管理方面,取缔摊贩占道,加强停车管理,还路于行,通过加大停车场建设,开放沿街单位小区错时停车等办法缓解停车难,避免停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争路,让非机动车的路权得以保障,提高人们选择绿色出行的自觉性,从而改变出行模式。”他说。
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红认为,过去,中国是自行车大国,但现在自行车出行比例却在逐年下降,骑行环境在缩减。西安的道路本身是有非机动车道的,但在机动车快速增长的形势下不断萎缩。在城市化进程中,大家已经形成共识,自行车这种低碳环保的通行方式,能解决“最后一公里”轨交接驳的难题,也是缓解城市拥堵的根本途径。“绿色出行”越来越受到关注,西安也在尝试慢行交通体系的建设,比如科技路、太白路,已经有了和公交车道分离的非机动车道。总而言之,慢行交通系统的道路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他山之石
他国巧解
两轮四轮之争
在早已以车代步的英国,城市的发展并没有拋弃自行车,在伦敦并不宽敞的大街上,开辟出了专门的自行车道,漆着令人悦目又舒服的绿色,有的在拐弯地方还专门凹下去一段,以防止与汽车相撞,确保交通安全。此外,国家还制订严格的自行车技能考试标准,中小学生要通过这项考试才能骑车上路。
有“欧洲自行车王国”之称的荷兰,通过对使用自行车的工薪者减少征税,鼓励民众选择自行车。在荷兰,骑自行车最为安全,大街上有醒目的红色自行车道,在转弯处,汽车也会避让自行车,只要看见自行车骑过来,汽车都会停下,静等它先通过。荷兰规定,机动车撞上了自行车,不管谁对谁错,机动车都要承担责任。
德国各主要城市还建有专供自行车使用的“自行车高速公路”,最高时速可达到50公里。德国政府还计划在“高速公路”上设置大型气流,骑车者可以借助风力快速前进,既迅速又省力。
西安骑行环境调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