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领域专家发《西安共识》促博物馆融入公众
中新网西安5月18日电 (记者 田进)“博物馆作为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和重要‘文化景观’,是市民的文化生活平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18日,来自政策研究、考古、博物馆、旅游运营、数字科技等多领域的20余名专家共同签署发布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博物馆发展西安共识》。
当日,“数字遗产中国行·西安站”活动暨西安市“5·18国际博物馆日”主场活动在西安博物院举行。北京、浙江、四川等7省市的专家及陕西100余家博物馆馆长,共同探讨城市博物馆与社会发展关系,推动博物馆重新融入公众。
此次发布的《西安共识》认为,城市博物馆浓缩城市文脉、阐释市民乡愁。同时,科技创新为城市博物馆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城市博物馆将通过保护、保存和阐释博物馆内外的文化遗产,积极参与公共和城市政策制定,组织和承担各种大型文化活动,成为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重要力量。
深圳博物馆副馆长杜鹃表示,城市博物馆承载着整个城市发展的历程和记忆,它不仅要回望历史,更要参与当下,展望未来。城市博物馆对于社会价值构建和个人价值观念引导将起到积极作用。
“除了研究、展览,考古成果还有哪些价值可以与大众共享?”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徐天进说,博物馆对培养人的品位等很有帮助,使博物融入社区居民中非常重要,与家长互动也会对儿童起到榜样作用。“把去博物馆变成日常的时候,我们会变得很不一样。”
据介绍,城市博物馆是城市历史文明的载体,也是城市复兴的源头,承担着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弘扬城市文化精神、构建城市文化平台的作用,是城市古代文化的记忆库,城市当代文化的融合剂,城市未来文化的催化器。
近年来西安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据统计,目前西安市已有各级各类博物馆121座。
西安市文物局局长郑育林表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不仅较好满足了城市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博物馆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