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买卖写进票 来源去向全知道
核心阅读
家门口的食品小作坊生产的食品,买着方便,吃着便宜,就是安全不好监管。
陕西子长县试水“一票通”法。设计统一的食品安全票据,把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许可证照、购货者的名称都印票面上,凡是买卖食材,除了正常的税务发票外,还必须用这个票。这样,责任便可追溯了,安全就有了保障。
豆腐豆芽、凉皮面皮、面条馒头花卷,大都出自小作坊。由于生产条件和工艺水平原因,这些产品不同程度地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如何有效监管、确保安全?
去年6月以来,陕西省子长县食药监局推动全县食品加工小作坊改造升级,改进生产加工工艺,同时推行“一票通”制度,对符合备案条件的小作坊,设计统一格式的保障安全销售票据,有效保证了产品来源可循、去向可查。这些工作制度的实施,破解了小作坊食品的监管难题。
一票监管,货随票走见票收货
2014年,陕西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风险大排查,排查数据显示,全省各类食品小作坊18000多家。
陕西省食药监局局长胡小平说,这些小作坊多为家庭式的“夫妻店”“父子档”,主要加工豆腐豆芽、凉皮面条和馒头花卷,生产条件和工艺水平参差不齐,食品安全防范意识低,不同程度上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由于价格便宜等多种因素影响,小作坊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需求。如何更好地加强小作坊的监管,既能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又不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摆在各级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道考题。
子长县的探索为陕西监管小作坊食品提供了经验。
10月深秋,在位于子长县闫家枣林村的子长县卓馨豆制品加工专业合作社的院子里,35岁的合作社负责人陈刚,正忙着安排员工给县城的客户送货。他不时提醒员工,“不管给哪个单位送货,一定要记得给人家把票票开上。”
子长县食药监局局长李彬林介绍说,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检查企业是否索证索票,就是要求食品经营户在采购食材时要对方提供相应的合法证照和销售证明,这样保证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追根溯源。如果在监管中发现企业没有落实索证索票,就会面临行政处罚。
小作坊“一票通”,就是对全县符合备案条件的食品小作坊,设计统一格式的销售票据,票据正面为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购货时间等内容,票据反面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相关许可证照。按照县局的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销售食品时,除了正常的税务发票外,必须向购货者出具销售凭证,食品采购者只要能够索取“一票通”,即可达到索证索票的双重目的,这样有效保证了食品小作坊的产品来源可循、去向可查。
陈刚拿来了几本“一票通”票据,随手一翻:“9月22日,豆腐200斤;豆腐皮,30斤”,收货单位是“人人家超市”。除此之外,合作社电话、地址印在送货票据正面,票据背面则缩印着合作社的营业执照和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审查登记证。“这个票票可管事了,现在给学校和单位食堂送货,人家就认这个。我们现在是货随票走,人家是见票收货。” 陈刚拿着票据笑着说。
制度倒逼,生产者主动改造规范
在县城的人人家生活超市和一些餐馆、火锅店,记者看到他们采购货品时,都收到了食品小作坊向他们出具的“一票通”票据。
子长县瓦窑堡街道办食品药品监管所所长何小东说,他们对辖区的食品经营户和餐饮服务企业提出明确要求,一律不得采购未通过审查登记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产品。在监管过程中对无法提供“一票通”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其生产经营的食品也一律不得进入市场销售。这样形成一个市场倒逼机制,从源头强化了食品安全监管,有效规范了小作坊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维护了群众的饮食安全,也维护了守法生产加工者的合法利益。
有的小作坊主的产品过去主要是给餐馆送货,新制度实施后,他的产品没有“一票通”,餐馆不要,着急了,主动找监管部门,要进行规范化改造。陈刚在一边也连连点头:“以前,由于一些黑作坊的冲击,我们一天只能加工百十斤豆子,收入连员工工资都不够。现在每天能加工六七百斤豆子,效益也明显上去了。”
子长县长华豆制品作坊的老板孙长华8年前从湖北荆门老家到了子长县,一直从事豆腐皮、豆腐卷的加工销售。没有取得小作坊备案证以前,他主要在县城出租房里靠传统手法做加工,卫生条件差、产量也上不去,主要客户就是周边群众,还经常要面对监管部门的查处。经过县食药监局的宣传引导和帮助,他在瓦窑堡街道办强家洼村租了一处面积600多平方米的农家院子,原料库、更衣室、榨豆间、点浆成型间和成品间一应俱全,取得了县食药监局颁发的小作坊备案证。凭着“一票通”,作坊加工的产品也开始进入到县城一些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
在子长县秀延小学校长薛鹏看来,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所以要求学校后勤在采购食品时一定要注重质量。“对拿不出‘一票通’的小作坊的豆腐豆皮啊,再便宜我们也不能要,我们要对师生安全负责!”
立法跟进,法律支撑小作坊监管
子长县推行小作坊“一票通”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
“这里面原因多方面,有的怕增加负担,不愿意改造;有的是小富即安,觉得产品销售还不错,也不想再费劲折腾。这期间我们也是费了好大劲。”县食药监局党支部书记武占斌说。
为了推行“一票通”,县食药监局对全县的小作坊进行摸底,把全县划分为4个一级责任片、12个二级责任片和48个三级责任片,制定监管网络图,分户到人,逐级夯实片区人员的监管责任,每户小作坊都有对应的监管人。在推行“一票通”过程中,全县监管人员力量下沉,深入各加工户,反复做工作,不仅讲食品安全法要求,讲规范改造的意义,而且使这些小作坊主明白,只有规范了,他们的产品才有市场,才会长远发展。武占斌笑着说:“可以说有时为了一家小作坊的改造规范,我们监管人员是磨破了嘴皮跑断了腿。”
他们的努力和辛苦没有白费。现在,随着“一票通”的广泛推行运用,已经为小作坊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谈及子长县的做法,胡小平说:“子长县对小作坊的监管,更多的体现出了一种责任心。我们9月份在子长县专门召开现场会,让全省各市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负责同志观摩学习。”
对于如何更好地加强小作坊的监管,胡小平表示,过去对小作坊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是很完善,对小作坊的监管更多的是依靠规范性文件来管理,处于一种摸索实践、总结完善的过程。新的食品安全法中明确提出,由省级人大或省级人民政府制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的具体管理办法。今年7月30日,《陕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及摊贩管理条例》已经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该条例将从明年起开始实施。《条例》从地方立法的角度,明确了小作坊的定义、法定条件和监管规定等,这为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