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中含塑料微粒?西安市场采样 显微镜下没发现

07.11.2015  10:35

    11月2日,微博、微信转发的一条消息引起广泛关注:食盐中竟然含有塑料微粒!对于吃饭口味偏重的老陕来说,这简直就是当头一棒:这盐以后还敢不敢吃了?

    实验时间:2015年11月3日、4日

    实验地点: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校区)

    实验样品:西安市多个超市购买的食用盐(海藻碘盐、低钠加碘盐)

    实验人员: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李健军老师、记者

    实验顾问: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理学院分析科学研究所所长、全国医学化学学会副理事长唐玉海教授

    新闻报道

    微博微信转发消息:中国食盐中含塑料微粒

    11月2日,微博、微信转发了一条消息:美国《科学美国人》网站10月29日报道称,研究人员分析从中国各地超市购得的15个品牌的普通食盐,在食盐颗粒中发现了用于生产普通塑料水瓶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还有聚乙烯、玻璃纸和其他多种塑料。其中,海盐受塑料污染的程度最高,研究人员测得每磅(1磅约合0.45公斤)海盐中有1200多粒塑料微粒。从盐湖、盐井和盐矿中生产出的食盐,塑料微粒含量在每磅15~800粒左右。

    11月3日,更为详细的情况见诸报道。原来,华东师范大学施华宏博士研究团队一篇研究中国食盐微塑料污染状况的文章,在线发表在国际环境科学刊物《Enviromental Science&Technology》后,《科学美国人》月刊网站报道了这项研究结果。

    《科学美国人》网站的报道指出,纽约州立大学弗里多尼亚分校研究塑料污染问题的谢里·梅森说,生产商一般通过蒸发从海水中提取海盐,这一过程把除了水以外的其他所有东西都留了下来,因此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地方,海盐受到塑料微粒污染的情况很可能也很普遍。

    马上实验

    食盐溶解静置20小时 未见悬浮颗粒物或沉淀物

    食盐中真的含有塑料微粒吗?西安市场上的食盐情况如何?

    11月3日,记者到西安粉巷华润万家超市、西门内沃尔玛超市、含光北路松林超市采样购买食盐,发现这些超市售卖的食盐都是同一品牌,有350克包装的海藻碘盐、200克包装的低钠加碘盐两种。其中,粉巷华润万家、西门内沃尔玛两种包装都有,而含光北路上的松林超市只有350克包装的海藻碘盐。

    11月3日下午,记者将采购的样品送到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人员给食盐样品编号后,放入5个烧杯内,再加入蒸馏水使其溶解,配制成5份食盐饱和溶液。

    唐玉海教授介绍,塑料微粒不溶于水,食盐充分溶解后,若有塑料微粒会悬浮于水中或沉淀于烧杯底部。

    11月4日下午2时30分,经过充分溶解、静置约20个小时的5个烧杯被端上了实验操作台。用肉眼仔细观察,除了个别烧杯壁上有一些气泡,5个烧杯中的食盐溶液清澈透明,均未发现悬浮颗粒物或沉淀物。

    唐玉海教授表示,这意味着两种情况:一是5个样品中确实都没有塑料微粒,二是存在塑料微粒但粒径太小,肉眼无法观察到。

    随后,李健军老师用吸管分别从各个样品中取样,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目镜16倍、物镜40倍,也就是放大640倍情况下,未发现样品食盐溶液中有异物微粒的存在。

    是不是显微镜放大倍数太低,或者需要更精密的方法来测试?

    根据11月3日媒体报道中介绍的情况,华东师大这篇文章研究了海盐、湖盐和井盐/岩盐这三种不同来源的盐,实验方法大致是“显微镜看粒径,傅里叶红外光谱看组分”。

    唐玉海教授表示,用红外光谱仪虽然可以进行更精细的分析,但前提是要有一定的量。样品食盐溶液在640倍的显微镜下都看不到有塑料微粒的存在,这样的量是无法用红外光谱仪进行分析的。如果真要进行更细致的观察,可能就需要使用隧道显微镜了。但塑料是大分子结构,若到了这样微小的一个级别,基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另外,由于塑料不能被人体吸收,即便微量的塑料微粒进入人体,大部分还是能被排出体外的。

    华东师大回应

    外媒报道中食盐微塑料数据严重失实

    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11月5日,华商报记者联系了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给华商报发来一篇题为《海洋微塑料污染,全球不得不共同面对的环境问题》的文章作为回复。文章是华东师大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道季教授所写,李教授也是我国最早开展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研究的专家。

    李道季教授在文章中解释,外媒关于食盐中微塑料的新闻报道数据失实。这项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海洋微塑料进入人类食物网的途径,被国际环境科学刊物《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接收并于8月20日在线发表。8月28日《科学美国人》根据在线论文刊载了中国食盐含有微塑料的新闻报道。其中标题和部分文字凸显“中国食盐”和“中国消费者”不排除有吸引读者的目的。该报道参考的有关微塑料的数据严重失实,原文中海盐每千克最高为681个,报道却为约每磅1200个(应该为每磅308个),与论文中数据和观点不符。

    李道季教授认为,目前环境中微塑料无所不在,如研究人员发现蜂蜜中每千克最高达400个微塑料,加拿大养殖贻贝每千克软组织中最高达1.3万个。相比之下,从食盐中获取的微塑料微乎其微。食盐微塑料只是生活产品受到微塑料影响的一个例证,对每个人都是一个警示。

    名词解释

    微塑料

    根据华东师大李道季教授在文章中的介绍,2004年,英国科研人员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研究论文,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微塑料被更多地定义为:尺寸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环境中发现的微塑料大多在微米级别,肉眼往往难以看见。

    海洋微塑料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初生微塑料,指经过河流、污水处理厂等排入海洋环境中的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工业产品;二是次生微塑料,由大型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造成分裂和体积减小而成。

    研究表明,目前全世界海洋漂浮塑料垃圾的量估计高达27亿片、25万吨之多,海洋生物不仅能够直接摄食海洋微塑料,而且可以通过摄食猎物而间接吞食微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