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网》:陕西兴平食药局三位一体护航民俗村食品安全
2月24日,农历羊年正月初六,陕西省兴平市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里接近23万的游客数量,使民俗村处于爆棚状态。在拥挤的人潮中,兴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胡润泉带领执法人员,与景区管理人员和食品商会负责人一起,在古色古香、琳琅满目的民俗文化体验园小吃一条街巡查,共同为景区食品安全把关。这种“监管部门指导帮扶,景区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食品商会自觉把关”的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正为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据介绍,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位于关中腹地的兴平市马嵬街道办事处李家坡村,地处贵妃墓——黄山宫景区以西1公里,园区以古驿站—马嵬驿文化为核心,是一个集文化旅游、民俗文化展示、休闲体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新概念文化体验园。据统计,在2014年国庆期间,园区接待游客110万人次,成为陕西接待游客人数最多的单个景区。
在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开园之初,兴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坚持“主动靠前、引导扶持、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的工作方针,推行监管中服务,服务中监管的工作理念,成立了马嵬驿民俗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抓全面,分管领导包队,监管队干部包区域的工作机制,做到任务、时限、整治责任三落实。针对园区小吃一条街主要经营陕西特色小吃的实际,兴平市局对照小餐饮改造工作标准,对小吃街经营户经营设施等软、硬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经营户冷藏柜、消毒柜、筷子消毒机、灭蝇灯、防蝇帘,排气和通风等设施设备配备齐全。今年2月15日,兴平市食药监局专门在马嵬驿设立了食品快速检测室,为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据了解,园区为了保障游客食品安全,自觉落实第一责任。为此,景区实行所有商户原材料集中采购,由文化体验园的商户们选举出会长组成商会,由商会负责园区的食品采购和食品安全,从源头把好食品安全关。“发生食品安全问题首先重罚会长,其次再重罚商户,通过狠抓、严管、重奖重罚等极致化的管理举措保障食品安全。”园区负责人刘红介绍说。“园区同时运用了动态管理模式,随时检查各商户员工个人卫生及健康情况和店内外卫生情况,每天不定时抽查消毒记录、残次产品处理及记录和领取原材料记录。进行综合卫生评比打分,末尾淘汰制度等办法确保食品安全。”而就在春节前的2月18日,针对小吃街经营户“九大碗”发生的封装不合理的问题,园区邀请食药监管人员监督,召开现场会,由商会对商户进行了严肃处理:对“九大碗”涉及问题的1800多碗食品及包装统一进行销毁,并处以5000元罚款。在食品经营户中引起强烈反响。
随着人潮漫步在园区小吃街,游客欣喜的发现,所有的食品经营户全部实行亮证挂牌经营,相关信息一目了然,并且工作人员全部带有透明口罩服务。谈及食品安全,在小吃街上经营风味面食和锅盔的商户刘雷力认真的说:“食品安全无小事。通过实实在在的东西把游客的心留下,自己挣钱心里也踏实,生意也才能做长久。”刘雷力的话也道出了众多经营户的心声。
这种“三位一体”的监管模式,不仅有效保障了园区食品安全,而且通过众多游客口碑相传,使声名鹊起的马嵬驿民俗文化村成了关中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兴平市食药监局局长胡润泉自豪地说:“从春节到现在,每天园区接待游客都在20万人以上。通过大家努力,景区没有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件。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帮扶指导与规范提升相结合,重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将马嵬驿民俗村小吃街尽快打造成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街区。”言语间用力的一挥手,展现出一种决心和力量。(王京臣 张伟峰孙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