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连续八年居全球房价最难负担城市
香港连续八年居全球房价最难负担城市
国际公共政策顾问机构--Demographia最新公布的2017年国际房价负担能力报告显示,香港连续第八年登上房价最难负担城市之首,房价对入息比率由2016年的18.1倍进一步恶化至19.4倍,且数值亦是调查历来最高。
该衡量住宅楼价负担能力的比率,是以一个城市的房价中位数除以家庭全年入息中位数计算,数值愈大负担能力愈差。以香港19.4倍的中位数计算,意味着一个家庭须不吃不喝19.4年才能买得起一间住房。
据最新的调查,香港的指数居于最难负担的首位,属于极度严重负担不起,第二及三位分别为澳洲悉尼及加拿大温哥华,分别为12.9倍和12.6倍。
香港大型房地产中介--中原集团创办人施永青表示,本地另一个衡量置业负担能力的指标是每月供款占收入比率,而这个比率现时并不是历史高位,1982、1997年时该比率较现时高很多。
“香港社会(住房)供应不足,这是不健康的;另外收入分配不均匀,导致一些人买得起房,另一些人买不起。当然这么多人买不起房不是健康的现象,但这是现实。”施永青说。
他认为现时港人置业困难主要是因地价太高,他建议政府每年拿出来招标的私人发展土地,有一半应用来照顾尚未有物业的市民,而另一半才用来卖给自由市场,照顾想改善居住条件的换楼人士。
“Demographia International Housing Affordability Survey”的此项调查覆盖九个国家(澳洲、加拿大、中国、爱尔兰、日本、新西兰、新加坡、英国及美国)共293个大都会城市的楼价,而香港是该项调查唯一的中国城市。
报告指出,在2000年初香港的住房负担能力远较现时为佳,报告引用香港中文大学的数据显示,以一个39.9平方米(约430平方尺)面积的住宅单位计算,2002年的房价对入息比率为4.6倍,到2015年已升至15.7倍。
根据香港金管局去年9月发表的货币与金融稳定情况半年度报告,去年第二季楼价与收入比率为16.6,高于1997年的高峰值14.6。收入杠杆比率亦达到75.5%,远高于约50%的长期平均值。
在市场资金充裕、本地住宅供应紧绌但需求持续上升,加上政府推出多轮的压抑楼市措施令市场扭曲等多种因素,香港住宅楼价自2009年以来连续九年上升。尽管今年香港很可能会开始跟随美国加息,但房地产市场仍延续去年升势,最近政府招标出售的住宅土地,也再刷新地王纪录,反映发展商仍继续看好后市。
编辑: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