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盒仓储式存放 高科技殡葬方式你能接受吗
骨灰盒仓储式存放,祭拜时智能分拣传送余杭某陵园首次使用智能化设备
这样的高科技殡葬方式你能接受吗
追思堂墙上装有LCD显示屏
清明时节,带上一束鲜花,几样可口的小菜,到逝者的墓前寄托一份哀思。
当这种传统的祭扫方式遇上高科技,会有怎样的新体验呢?
余杭径山的杭州瑞溪生态园林·如意陵园,不仅做到了“是墓不见墓”,还首次使用了智能化设备。这种耳目一新的祭祀文化,是杭州市努力打造殡葬综合改革“杭州样本”的一次尝试。
墓地:
是墓不见墓,隐于茶园中
竹林青翠,茶香十里。如意陵园,根本看不出是一座陵园,更像一个集合了休闲旅游的园子,不仅有茶园、竹子博物馆,还有国学堂、禅修堂。
映入眼帘的是占地面积200亩的径山茶园,新芽已经从茶枝里冒出来。一片翠绿色的茶园,原来是“溪岸茶隐”新型节地葬。
墓隐于茶,是墓不见墓。“施工时将茶田全部保留,不做传统形式的砍伐建墓再补种绿化。而是使用小型艺术碑,占地面积也小。”
工作人员介绍,在安葬方式上还有一个小独创,定制了一款不锈钢槽,将草皮种植在槽中,在首次和二次安放过程中直接抬起不锈钢槽即可安放。由草坪代替传统穴盖的效果,既加大了墓区的绿化面积,同时又将这个墓的面积降到了最小,墓区双穴面积不超过0.29平方米。
家庭追思堂:
利用电子化设备,实现资源共享
在古代儒家伦理中,家族观念很深刻,大多都会立自己的家庭追思堂。在这里,利用电子化设备和资源共享的理念,建立了分时家庭追思堂。
小小的追思堂里,墙上装有LCD显示屏,显示屏上可以显示家训、族谱、恩荣录、先人的音容笑貌等,可以同时容纳10~20人进行祭祀和追思活动。
只需要提前预约就可以使用,实现了资源共享最大化。这在全国还是首创。
骨灰寄存:
引进物流行业智能分拣系统
陵园里除了墓地,还有骨灰寄存处。仿唐宋的新中式建筑中,长青堂就是骨灰龛位寄存楼。
三栋楼,分别取名为松、竹、菊。一共可以寄存17524个骨灰盒,在外侧设有34个追思位,追思位的样式有中西式可以选择。
追思位,都用木门相隔。追思台上,有一个电子影音设备,可以播放逝者生平,还可以摆放电子香炉、鲜花祭品。提前手机预约,骨灰盒就会缓缓升起。“一家人可以过来祭拜,说说话,有蒲团,有椅子,祭拜时间是15~20分钟。”工作人员介绍。
结束之后,骨灰盒又会慢慢落下。下一户家庭稍作等待,就可以紧接着在追思位上祭拜逝者。
骨灰盒的升降,完全智能化操作。
这里就像一个现代化的大仓库,一排排“货架”上又分有独立的小格子,骨灰盒就放在里面。用手机操作,就会有机械手臂将骨灰盒取下,放在传输带上慢慢前行,最终落到追思位的下方,再升起。全程也就两三分钟时间。
传输带分为上下两层,上面输送,下面收回,也不会造成“交通拥堵”。
其实,这个原理取自于物流行业中的智能分拣系统,由电脑系统与手机端相连接,家属自行预约,设备自行运转。这套系统在殡葬行业上的运用,在全国也是首次呈现。
“1万多个骨灰盒,如果按照墓地存放,要用很大的一片地。而智能骨灰龛位可以通过压缩存储空间有效提升寄存量,提高使用效率。其实,智能化的应用,也是在生态节地葬中的一种尝试。”民政相关负责人表示。
各方说法
对于这种新型殡葬方式
你怎么看
对于这样新概念的手段,市民们倒是有不同的接受度。
“很智能化,也很有仪式感,对于小家庭来说,我觉得倒是可以接受。本来用地紧张,现在墓地的价格也很高。这种20元骨灰存放一年的方式,性价比很高。”市民张先生表示,时代不一样了,自己对此可以接受。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骨灰存放在墓地里,那就是逝者生后的家了,就应该安安稳稳固定在一个地方。虽然说是用了科技手段,但是骨灰盒移来移去,我觉得总归有点不舒服。”市民陈女士如是说。
编辑:张楠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