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甲班的女婿

04.03.2016  12:20

  母校中正中学总校,1954年的高中三年级共有三班,分别为甲、乙、丙班。但在毕业后超过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还能有机缘相聚话当年的,也只有高三甲班了。前几个星期,在该班陈保罗同学的号召下,他们又在怡丰城某著名酒家举行2016年的第一次同学午餐聚会。总共来了17位同学,占了全班同学的半数,席开两桌,成绩还算令人满意,只不过当年的小伙子,如今都已垂垂老矣,大家都到了坐七望八的耄耋之年。

  毕业超过半个世纪的中学同学,就不说那些天南地北各处一方到海外去谋求发展的,即便是同住在新加坡这个弹丸小岛上的,也由于这几十年来,为了各自的生活和事业而拼搏,忙得昏头转向,平日除了因从事同一行业,比如同在教育界服务的,偶尔还有机会在参加某些与职业有关的座谈会之类的聚会上碰过面,又或者到同一个旅游点旅游时异地相逢外,反而在国内几乎没什么机缘见面。大家或许听过,“世界太小,新加坡太大”这句戏谑的活,讲的就是这回事。

  人到老了,又都已从职场或事业上下岗少说也有二三十年了,空闲下来,时间一多难免对往事旧人萌起一番思念之情,很想跟当年的同窗好友共聚一堂,叙叙旧,话一话当年往事。然而要召集老同学在一起聚餐话旧谈何容易,所谓十年人事几翻新,经过这大半个世纪的时光,有者已被上帝恩召到天家去了,有者长年卧病在床,有者不知所终失联了,其他的通讯地址换了又换,求学时代的通讯录肯定是过时而不管用了,必需借助有来往的同学之力,剥茧抽丝似的一个一个耐心去寻找,这是一件烦琐的工作,不容易呀,如果没有一位愿意出面当火车头来推动,那将是一事无成的。

  高三甲就出了一位陈保罗同学自愿扮演这项吃力不讨好的火车头角色,扛起了高三甲同学聚餐会的“炉主”大任,在他和几位同学的协助下,最终联系上有迹可循的同学,便从2006年开始了每年两次的聚餐会,因老人家晚间出门诸多不便,聚餐遂定在中午举行。保罗同学的念旧情结,让我由衷感动,我在这里给他敬个礼。

  更有历史意义的一件事,就是在一次午餐聚会上,与会的同学们灵光一现,不知是哪位同学建议要把1954年出版的毕业特刊《学文》重新包装注入新生命,让它浴火重生为毕业50周年的纪念文献,此建议获得同学们全力支持。在几位热心同学的努力下,这本原以为“失踪”了57年的《学文》终于重新出土,并赋以新篇章,在2011年问世。

  正如保罗同学在该刊的《前言——时光走廊》中所言:它带给我们的是这60年来我们所走过的时光走廊的岁月重现了我们的集体回忆。在该刊的新篇章中,既有炉主的开场白(前言)也有同学们的感言、墨宝、字画,加上复制的原刊,赋成了一本60年高三甲同学的心路历程,值得珍藏并传之后人。

  在高三甲班同学午餐聚会上,总少不了我这个同届不同班同学的出席,原因是,我当年是高三丙班的同学,不过由于太座是高三甲班三位女生之一,她每次要出席午餐会,都要劳驾我这位“司机”载送,在聚会现场遇见同学,大家虽是同届不同班,但也还满稔熟的,毕竟三年同窗的感情是不容易忘怀的,结果便被邀忝陪末席。

  时间久了,他们便戏谑地把我封为“高三甲(班)的女婿”雅号,我也乐得接受。(摘编自新加坡《联合早报》 作者:泉 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