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创新驱动 激发供给侧改革新动力
务实的政府职能转变、多维的体制机制创新、给力的创业创新扶持……在获批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西安高新区乘势而上,结合国家当前大力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新区正在破题,系列创新举措正在勾勒一个清晰的改革轮廓。
站高谋远,在近日举行的2016年目标责任书签订大会上,西安高新区明确目标:全年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及全球知名企业研发中心15家;新增各类孵化平台20家;新增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30家,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到35%;新兴产业实现在地产值150亿元……力争到2020年,将高新区打造成为“产业高端、创新活跃、宜居宜业”的科技新城。
围绕上述目标的实现,西安高新区的创新改革思路,已在高新区日前公布的“1235”战略发展目标中,通过一揽子“新谋略”、“新动向”、“新作为”显露端倪。
盘活资源 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时下,供给侧改革已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一条主线。而科技创新,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基础、关键和引领作用。
陕西、西安有着雄厚的科技资源,如何有效激活、盘活这些资源,多年来,高新区一直不断探索,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为纽带、科技服务平台为支撑、军民融合为特色、科技金融为助力的科技创新体系,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5年12月18日,西电捷通公司自主研发的物联网安全关键技术TRAIS被纳入国际标准。这是中国在该领域的首个国际标准,是中国科技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又一次突破。能够参与行业标准订制的企业都是所属领域的佼佼者。而这样的企业在西安高新区还有很多。
“要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在创新源头、创新过程、创新产出三个供给端齐发力,真正提高高新区科技创新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为更‘高’、更‘新’增添新动能。”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安建利表示,“今后,要继续提升骨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参与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加快构建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多层次、高水平的标准体系,在重点领域成为国际标准引领者。”
据悉,2015年高新区全年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8300余家,备案科技企业小巨人累计达到43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0家,企业总数超过4万家,位居全国高新区第二位。区内企业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300多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60多项、行业标准300多项,涌现出双模导航芯片、物联网芯片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高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技术创新源头,各类高端创新要素聚集辐射的中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
优化提质 构建高端产业生态体系
如今大街小巷常能见到电动空调公交车、电动出租车的“靓丽”身影。车型大气时尚、绿色环保、乘坐舒适,是不少市民对新能源车的第一印象。而这些备受好评的新能源车,均源自比亚迪“西安造”。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品质提升和新能源发展。位于高新区的比亚迪西安新能源汽车基地,自投产以来发展迅速。2015年,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新能源产业是高新区发展高端产业的重要选择,而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今年3月1日,西安市2016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其中高新区共8个项目,主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与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高端产业类为主,均为高新区力推的支柱产业。
“淘汰落后、提升低端、突破高端”,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也是高新区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今年高新区主导产业将聚焦集成电路和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提档升级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优势产业,培育生命健康、新材料、储能电池、光电器件及应用四个成长潜力产业,融合发展创意设计、软件与信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三大新兴服务产业,重点完善科技金融与现代物流两大生产性服务业,持续推进高端配套生活性服务业。进一步拓展优势产业链,加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培育一批“中国创造”、“中国标准”和“中国品牌”。构建高端产业生态体系,将高新区打造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创新中心。
示范引领 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之都
围绕“品质西安”建设,今年我市将着力构建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担负着省市转型升级引领发展的重要责任。通过“三大路径”、“五大工程”实施,高新区将深度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新布局,打造融入“一带一路”开放的重要战略节点。加强与“一带一路”各国的合作,吸引人才、技术、资本、研发机构等高端创新资源聚集,提振要素国际化、组织国际化、企业国际化水平,打造我国中西部开发开放创新的新高地。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高新区全面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起始之年。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赵红专表示,面对当前进入转折期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高新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推进改革,才能不断为高新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未来,高新区将围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推进国际开放合作、区域创新联动,加大有效政策供给力度,打造引领创新发展的“高新力量”。 马东芳 记者 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