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所民办高校开设自贸区研究院 外事:打造高端人才
12月15日,第一届陕西自贸区与口岸经济发展论坛暨陕西自贸区研究院揭牌仪式在西安外事学院召开。这不仅是陕西首个自贸区研究院成立,更是国内首所民办高校开设自贸区研究院。这无疑是陕西建设内陆型开发新高地一大里程碑事件,新的要求和历史性机遇为以商科人才培养为主的西安外事学院,在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和向应用型国际化转型过程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与领域。
深冬的西安外事学院处处充满活力,校门口的电子显示屏上不时闪现“陕西自贸区与口岸经济发展论坛在我校举行”的信息。林阴深处的一幢西式风格的宏伟建筑正是外事学院商学院的教学楼,此时的商学院正在和马来西亚科技大学就自贸区研究院的师资合作达成联盟,这将是商学院未来构建的一副蓝图:以陕西自贸区为切入点,以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主线,全方位培养和输送面向”一带一路”和向西开放所需要的国际化、应用型优质商科人才。
作为西安外事学院校长助理、商学院院长、创业学院院长,同时也是自贸区研究院院长的韩玲冰曾被媒体亲切地称为“一个有港口情怀的博士”,他在接受走访时自信满满,“这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自贸区研究院的设立就是通过构建智力分享机制,搭建陕西自由贸易区研究的有效汇聚与交流平台,充分发挥高校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为陕西自由贸易区建设提供决策咨询研究支持。”
“智库”研究与政府决策全面对接
12月15日,第一届陕西自贸区与口岸经济发展论坛在西安外事学院在举行,300余名来自政府、高校、研究院、创业协会组织的代表参会,聚焦“一带一路”,研讨“建设一流学科,服务地方经济”。同时,在西安外事学院成立了陕西首个自贸区研究院,为陕西自贸区实践创新和商科人才培养搭建了理论与实践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甬军教授称,陕西需要以“一带一路”战略引领自贸区建设。陕西省政府口岸办专职副主任陶绍卿称,陕西自贸区研究院的成立将对我省自贸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原本要一两年才能完成的课题,外事学院能够以“短平快”的方式做出,转化为政府决策的依据和参考,称为政府“智库”。作为发起人之一的韩玲冰回忆创建过程不由感慨,这是由民办高校的灵活机制这一绝对优势决定的。
“西安外事学院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的灵活办学机制,在省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率先在全省成立自贸区研究院,这是一个很有眼光的创举,充分体现了学校把服务陕西地方经济的发展作为重要的办学使命”陶绍卿副主任这样总结道。作为省教育厅副厅长王紫贵则将此事定义为“省属高校主动为陕西改革发展服务方面是很有作为的一件事”。
“梳理整合商科教育资源、对接政府相关部门、聚焦研究领域、强化产学研合作。”这句话应该是外事学院对自贸区研究院最准确的定位。韩玲冰说:“大学应凭借其教学科研、人才和知识方面的优势向社会提供服务。作为一所以商科见长的高校,以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为导向,教学与科研对接自贸区建设,抓住大学转型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新机遇,是着眼长远的考虑。”
创业教学将因自贸区发生深刻变革
值得注意是,在论坛上教育厅王紫贵副厅长提出一句话,“西安外事学院要着重为自贸区提供人才需求、体制机制研究、产学研合作三方面的服务。”这意味着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的科研教学将会因为自贸区研究院的成立将会发生深刻的变革。
近日,教育部揭晓和表彰了“全国高校就业创业50强”,这是教育部从全国130余所高校中遴选出的典型,西安外事学院赫然在列。自2009年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创建创业学院以来,近10年的时间,这所新建大学从创业生态体系的高度来组织和推动创业教育,形成独具特色的创业教育“生态圈”。
这个“圈”展示出非凡的光彩,已经为数千创业者打开了梦想之门。与很多高校从“创业技能”起步的创业教育不同,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创业教育一开始就很注重创业精神的培育。2009年,成立创业学院时,黄藤就提出了“创为起点、新是灵魂、业无大小、恒之必果”的创业教育指导思想,同时成立了由国内知名企业家组成的“创业巡讲团”,启迪创业意识,提升创业精神,倡导创业兴国。
创业学院成立后,西安外事学院高屋建瓴地确立了创业普惠教育、创业人才重点培育、创业精英提高教育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无论哪一个层面,创业精神培育始终处于重要位置。
“自贸区研究院的成立将会使外事凸显的商科教育特色与创新创业特色两强结合,探索突破现有模式的商科4.0乃至5.0创新教学模式。”韩玲冰在接受走访时介绍,比如会全面实施综合实验的“双师双导”、“多师多导”,发挥教学团队效应,可灵活引入企业资源,进行访谈式和游学式等教学创新模式和方法。
将产业链布局
整合成商科的专业集群
“我们要将商学院打造成高端商科人才的shoppingmall”在韩玲冰眼里,陕西自贸区建设要追赶超越,既要对标发展,又要因地制宜,面向自贸区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又要聚焦方向,彰显特色,要将产业链布局整合成商科的专业集群。“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训基地要和“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相结合,老师在课堂上在举商业案例也会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尤其是中亚5国和中东欧16国的经济区域特色为主。”
外事学院黄藤董事长表示,“自贸区研究院是学校创办的第三个高水平研究主体,是学校创新科研发展模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学校利用自身智力资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服务,是学校“双一流”战略决策的又一重大突破。”
“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这门课老师讲得非常有水平,利率市场化、金融监管等专题,既有理论深度,也能结合实践经验活跃课堂氛围,让人受益良多。”谈起课堂上的新鲜变化,西安外事学院本科一年级小董深有感触。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夯实”商学院的看家专业财管专业、会计专业、国贸专业、经济与金融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还要适度增加中亚、中东欧地区人文、地理、经济、贸易等方面的选修课。
自贸区研究院启动后,外事学院迅速开展覆盖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教学改革,设置自贸区专业方向,开设多门相关课程,带领学生对接国家和陕西的智力需求,为自贸区建设储备人才。
本科教学也会越来越多地打上了自贸区的烙印。在未来的商学院课堂上,将会出现这样的画面,为本科生开设的自贸区研讨课,让学生在研讨中增加对自贸区的认识,跨校选修即将成为现实……
“高校在科技人文、语言文化、国际交流等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通过协同创新、跨界融合,高校应当主动承担起“桥梁”作用,积极探索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的新模式,汇聚各方资源,增强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韩玲冰说道,“自贸区建设是推动高校进行人才培养转型的契机,我们要抓住这样的历史机遇,因时而变,采取新举措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文/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