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4月9日,陕西省教育厅召开“陕西高校教学名师引领计划”启动会,省教育厅厅长、省高等教育局局长李兴旺讲话,省教育厅副厅长、省高等教育局副局长蔡钊利主持,“高校教学名师风采讲堂”主讲名师、全省高校分管领导、教务处处长、部分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负责同志参加会议。现将李兴旺同志的讲话予以印发,请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刚才,西安交通大学王树国校长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马知恩教授谈了很好的体会和希望,有关高校的负责同志、青年教师代表也发了言,讲的都很好。
教学名师,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一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不高,一个省的高等教育强不强,看看他有多少教学名师,就很能说明问题。2003年至2011年,教育部先后开展了6届“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共评选国家级教学名师600名。我省11所高校的31名教师入围,居全国第7位。最多的是北京,江苏和湖北分居第2、3位。按照国家的模式,我省开展了8届教学名师评选,75所高校的459名教师入选,覆盖了全省82%的高校。目前,我省共有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463名(国家级和省级有重叠)。这些老师,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师德师风好、教学水平高,育人效果显著,是高校教师的杰出代表,是我省高等教育的宝贵财富。特别是,今天我们还邀请了首届“教学名师风采讲堂”的22位主讲名师,他们中有的把毕生心血献给学生、德高望重,有的在教学科研领域成就卓著、誉满全国,有的年富力强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还有的坚守讲台的同时多年担任学校领导、经验丰富。这里,我代表省教育厅、省高教局,向我省高校的教学名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坚守讲台传道授业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了让高校教学名师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并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在调研基础上,决定启动实施“陕西高校教学名师引领计划”。会上,把“名师引领计划”的讨论稿发给大家了,请多提意见建议,集思广益修改完善好,共同努力把这项工作开展好。下面,我就实施好“名师引领计划”讲3点意见。
一、“名师引领计划”是建设高教强省的奠基工程
陕西自古就是人文盛地,三秦百姓对高等教育的感情深、期望很高。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专门强调,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省委、省政府在今年的综合改革任务中,把克服高校“三化”问题、加快建设高教强省列为我省自主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面对这些新期望、新要求以及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高等教育工作必须有新思维、新方式、新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完成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以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为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工作重心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提高质量、实现由“大”到“强”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去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印发了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意见。目前,总的态势上,我省高等教育与全国是同步的。但从规模与质量两个维度来看,我省的绝对规模处于全国第10位左右,相对规模居全国前3位,虽可以说是“高教大省”,但“大”的优势并不突出;质量方面的核心指标,我省大体居全国4—5位左右,仍处于第一集团之后、第二集团前列,但一些关键指标优势已经微乎其微,面临“前甩后追”的严峻局面,“强”的程度还欠缺说服力。深入分析,影响我省高校“强”的关键是“高原”大、“高峰”少,“一流”“顶尖”指标不硬。
为此,“十三五”期间,我们计划在中、省高水平大学开展“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创建工作,在其他学校和职业院校开展“一流学校、一流专业”创建工作,通过这“四个一流”,为建成高教强省凝聚核心竞争力。教师特别是名师,作为办学的第一资源,是创建“四个一流”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建设高教强省的奠基工程,更是让教育回归人才培养本位的基本功、硬措施。各校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真正重视起来,把“名师引领计划”工作抓好、实施好,把教育教学质量搞上去,把教育强省的骨架撑起来。
二、准确把握“名师引领计划”的目标任务
“名师引领计划”, 工作目标 是:从2015到“十三五”末,全面落实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制度;按照分类指导原则,培育培养校级教学名师3000名、省级教学名师300名,形成高水平教学名师梯队;建设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90个、校级教学名师工作室300个,所有高校设立教学名师基金;省级、校级教学名师风采讲堂每年开展,覆盖所有高校、院系,教学名师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发布陕西高校教学名师年度工作报告,教学名师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我理解,要实施好“名师引领计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抓好基础和核心。
基础就是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制度 。不上课,何谈教授,哪来名师?这是一个基本制度,是培育名师的土壤,也是培养人才的根本,要落实好。前不久我们开展的一项有效覆盖75所高校的专项调研结果显示,2014年我省高校教授给本专科生上课的比例为88%。其中:“985、211”高校84%,省属高水平大学87%,公办应用型本科院校91%,民办本科、独立学院89%,高职院校89%。总体情况较好,但高水平及以上大学低于全省平均值,这很不应该,说明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还没有牢固树立。调研显示,我省高校在岗的教学名师全部坚守一线,为本专科生上课,担纲教学研究与改革。据不完全统计,2010至2014年,75所高校的名师人均主讲3.9门课程、主持省部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2项、出版或发表教学研究成果10.3部,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这样的业绩,堪当名师,堪称楷模,全省高校广大教师要向他们学习。
核心就是健全 “ 培养 —— 选拔 —— 应用 ” 机制 。 一要加强教学名师培养 。构建“两级两类”教学名师梯队。“两级”就是省校两级,各高校也要建设校级教学名师队伍。“两类”就是高校在建设教学名师队伍的同时,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建设名师培育队伍。这里强调,高职院校教学名师培养,要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强调实践技能、双师素质。高校要协同开展教学名师培育“3+1”活动,每位教学名师至少“手把手”带本校3名青年教师、省内其他高校1名青年教师,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言传身教,相关高校之间签订协议,自主确定活动方式、周期与保障。 二要开展教学名师选拔 。我省的国家、省级名师数量与东部大省相比,差距还很大,今后几年,这项工作还要加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明确课时要求,突出教学实绩,公开公正遴选。对师德高尚、专业水平高、教学改革成效突出、深受学生喜爱的青年教师,可适当放宽教学年限要求。省级名师的评选每两年一届,高校每年要开展名师和培育名师的评选。 三要发挥教学名师作用 。教学名师要担负起全省高校教学工作带头人的作用。在校内,做好传、帮、带,承担教学改革、示范课、资源共享课、慕课(MOOC)、微课、教学观摩等任务,凝练形成优质课程群、优秀教材群、优秀教学成果等优质资源体系;以教学名师为带头人、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汇聚不同职级、不同年龄结构的优秀教师,建设教学名师团队。校际间,鼓励跨校聘任名师授课或专题讲座,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示范、观摩、研讨、培训与竞赛等活动。
今年,我们还组织开展“教学名师风采讲堂”活动,依托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聘请名师讲授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启迪教学改革思路、研讨教学方法与内容创新,每年一届,100%覆盖全省高校。各高校要组织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积极参加,承办高校要做好组织协调和条件保障工作,主讲名师要做足功课、提高讲授针对性实效性。
三、切实强化“名师引领计划”的保障措施
“名师引领计划”,是对我省教学名师工作制度的系统梳理和升级,所包含的具体工作比较多,其中既有延续性工作,也有不少创新理念和措施,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担起主体责任,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聚集资源,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结合实际建立工作机制,确保计划顺利实施、收到实效。
要强化基础工作 。高校要在职称评聘、工作量核算、薪酬分配等方面向一线教师倾斜,每2—3年增加一次授课薪酬,建立长效增长机制。这也是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学生的体现。要组织实施好本科教学工程,深化教学改革研究,开展专业综合改革,打造精品课程,培育教学成果,编写优秀教材,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近年来,我们在省级教学名师的评选中贯彻分类指导原则,扩大学校覆盖,但目前还有26所高校没有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这些学校尤其要夯实基础工作、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争取早日树立标杆。
要强化条件支持 。高校要按照“有关待遇等同于同级同类科技奖”的规定,对教学名师进行表彰奖励,并组织宣传学习,弘扬教学主旋律。要保障教学名师的工作条件、工作经费和工作时间,支持教学名师、培育名师走出学校交流学习。支持高校建设“名师工作室”,省教育厅组织建设“陕西高校教学名师工作室”,每年评选一次,每次30个左右,连续评选3年,在教学名师引领下开展理论研讨、改革实验、学术交流,形成高水平教学成果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打造教学高端集智平台、青年教师成长基地,培育在不同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师级领军人物、教学团队、创新团队。各高校都要设立“名师基金”,用于培养教学名师、资助名师开展工作。目前不少学校已经有相应政策。我们在文件中考虑到校际差异,虽然没有明确“名师基金”的额度,但各高校要加大投入,体现内涵发展的导向。省教育厅将在教学、科研、学科等建设项目上,向教学名师倾斜。
要强化工作考核 。省上将统一编制发布“陕西高校教学名师年度工作报告”,并将高校教学名师工作情况,与省级教学名师选拔、本科教学工程项目遴选以及教学成果奖培育等挂钩,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各高校也要建立教学名师工作考核制度,督促履行职责。
老师们、同志们,“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希望教学名师走在前、做示范,希望广大教师争当“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出名师、育英才,为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加快建设高教强省奠定坚实基础。
陕西省教育厅
2015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