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校未公布招生财务等信息 教育部将敦促

11.12.2014  10:00

  近日,教育部对外公布,将适时组织相关部门对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督查。

  此举源自今年7月底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要求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在今年10月31日前向社会全面公开清单所列事项,包括招生考试信息、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学生管理服务信息等在内的10个大类50条具体项目。

  教育部规定,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各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开展督查,于11月30日前将上一学年本地高校信息公开工作总体情况报送教育部备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虽然各高校都建立了信息公开专栏,也公开了“50条”的全部或绝大多数内容,但专栏的内容数量不尽相同。

  “没有追责,信息公开就是一纸空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向本报记者指出。

  业内专家认为,要让高校做到办学公开、透明,除了靠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监管,更需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清单管理”模式

  今年7月底,教育部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制定发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要求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在今年10月31日前向社会全面公开清单所列事项,包括招生考试信息、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学生管理服务信息等在内的10个大类50条具体项目,地方高校和有关部门所属高校根据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要求做好清单落实。

  同时,教育部规定,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各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开展督查,于11月30日前将上一学年本地高校信息公开工作总体情况报送教育部备案。教育部将适时组织相关督查。

  由于近年来发生数起高校腐败案件,多集中在招生、科研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因此这些内容都列入了公开事项清单。

  教育部要求,高校公开信息要以招生、财务等信息为重点,包括高校招生“十公开”中应该由高校公开的8项、高校财务预算和决算8张表、学校捐赠财产使用情况、校办企业资产信息、招投标信息等。

  在最受公众关心的招生信息中,要求各校公开“特殊类型招生办法”、“保送、自主选拔录取、高水平运动员和艺术特长生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入选考生资格及测试结果”。在人事师资信息中,要公开“校级领导干部社会兼职情况、因公出国(境)情况”。

  据教育部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10月31日,75所直属高校全部开设了信息公开专栏并向社会发布了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有一些高校还开设了专网,50余所高校对原专栏进行了改版升级。

  在各高校的信息公开网站上,校级领导因公出国(境)信息;教代会与工代会议程以及提案和答复情况;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以及仪器设备、图书、药品等设备物资采购和重大基建工程的招投标这些以往不常同师生“见面”的内容,也都成为了一些高校信息公开的项目。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通过明确高校信息公开事项,实现依法行政和规范管理,体现了教育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另一方面,这项制度有利于促进依法治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此外,通过公开清单制度,还可以逐渐形成高校与社会有效沟通交流的一个渠道,高校可以充分展示和提升其自身的软实力,建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个别高校公开程度不理想

  虽然各高校都建立了信息公开专栏,但"公开"的质量不尽相同。

  以中山大学为例,在其专栏中,学校各项统计数据、招生章程及特殊类型招生办法分批次、考生申诉渠道、研究生复试成绩、受捐赠财产使用情况、校级领导干部社会兼职情况、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等信息一目了然,多达50多项。

  但也有一些高校的公开内容不全。例如,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只用表格的形式罗列了各项应公开信息的负责部门、公开的时间地点或形式,并无具体内容。

  “个别学校未达要求,存在公开内容不够详细、一些事项仅做到依申请公开等问题,对此,教育部公开办正在督促落实。”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对外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高校并未真正按要求公开“校级领导干部社会兼职情况、因公出国(境)情况”,尤其是因公出国(境)情况。

  清华公开的信息显示,校级领导无企业兼职情况;从去年秋季学期到今年暑假,清华校长、党委书记和副校长们共出国13次,全部为受邀访问。

  此项信息公开最详尽的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不仅列出了4次校领导带队出访的时间、目的地、出访人员和出访目的,连行程中每一天的日程安排都一一注明。当然,相对原有的管理方式而言,“清单管理”是一种更加精细的流程化管理方式,能够显著增强管理过程的规范性和统一性,有利于形成稳定的预期和常态化的操作规程,避免采用“运动模式”推动相关工作,也大大减少了“人治”因素的影响。

  教育部对此举能够促进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抱有很大希望。但如何进一步敦促落实信息公开,是需要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

  业内专家建议,在实施信息公开的同时,要设计具体的评估标准并尽快实行第三方评估制度。落实问责机制,追究和预防推诿执行和欺上瞒下的现象。

  “没有追责,信息公开就是一纸空文。”熊丙奇向本报记者指出。

  熊丙奇建议引入人大监督、问责,对不依法办学,滥用国家拨款或者滥用办学权进行权钱交易的行为进行督查,并由司法机关对其中的违法犯罪问题进行调查、处理。

  而有关专家则指出,在操作层面,高校应直接根据清单所列项目安排信息公开目录内容,并设置相应超链接,方便查阅者使用。需主动公开的内容应使查阅者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的关键词模糊搜索查阅到。对于具有专业性的信息,或者公众不易直接理解的信息,在公布的同时应当附带说明,或者直接以较易被理解的方式公布。

  业内人士指出,要让高校做到办学公开、透明,除了靠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监管,更需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也只有在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下,才能从制度构建上防范教育、学术管理、评价中的各种问题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