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湖精舍

11.11.2014  14:17

  大屿山现存最早的清修茅蓬是鹿湖精舍,其次是普明禅院(1909年),接着是羌山的蓬瀛古洞(1910年)。此后,净苑、兰若、精舍、庵堂、寺院等相继出现,令大屿山成为佛道各宗派的道场。

  位于鹿湖洞的鹿湖精舍,前身是道教的纯阳仙院和普云仙院,由罗元一道长于光绪九年(1883年)开创,供奉吕祖。民国初年,江苏金山寺高僧观清法师到来,指鹿湖一带属佛门之地,应兼奉佛像。罗元一与观清法师交往后觉得他是承先启后的能者,因此将纯阳仙院交予他主理,自此改为佛教道场,普云仙院用作禅堂。观清法师往生后,该处成为女众清修之所。

  鹿湖精舍主屋是一座三开间建筑,门额“鹿湖精舍”由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闽浙总督何璟于光绪九年题写,门联出自广东状元、湖北提督学政梁耀枢的手笔。可见位处偏远之地的精舍,也受到清朝官员的重视。

  正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其背后为地藏菩萨。穿过大殿,相隔一条巷道是纯阳仙院后殿所在。门旁墙壁有一块光绪九年的官府碑文,提到广东大鹏协副将赖镇边晓谕该院住持及军民,指道山乃清净之地,不容亵秽,外来僧道不准借居住宿,来往旅客亦不许久住栖迟,以防剽窃财物。如敢逞恶不遵,住持可鸣官以儆奸邪。鹿湖精舍现在仍只供尼姑居住和女居士静修,不接待陌生人。(摘编自大公报 作者:陈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