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游县“五措并举”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工作
今年以来,麟游县财政局积极应对收入下行、刚性支出剧增的严峻考验,全力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聚焦脱贫攻坚,加大投入,真帮实扶,财政扶贫工作成效显现。
足额预算保投入。在2016年的财政预算中,麟游县财政将脱贫攻坚作为硬保障,存量调结构,增量明投向,安排县级扶贫专项资金配套2099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的9.4%,较上年实际增长1.5倍,均高于上级扶贫投入保障要求,从易地搬迁、兜底脱贫、产业脱贫、金融扶贫、外资扶贫、先进奖励、办理意外伤害“一揽子”保险、农民技能培训等方面实现财政扶贫保障投入“全覆盖”、“无死角”。
围绕整合抓统筹。以省级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县项目为平台,统筹整合农业、农发、水利、林业、扶贫、国土、住建、交通、环保及以工代赈等涉农资金6640.7万元,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及农民技能培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三大脱贫攻坚财政资金整合平台。同时,建立扶贫专项资金整合使用监管和绩效考评机制,用机制保障管好用好国家财政各项扶贫资金,充分发挥财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效应。
创新方式拓融资。县财政投入300万元设立金融扶贫信贷风险担保基金,按照1:10的比例撬动银行贷款3000万元,实行财政全额贴息,截止4月底,已累计向贫困户投放贷款1000多万元,及时解决了贫困户发展产业没有启动资金的难题。成立并积极参与筹建县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主动承接中、省、市、县级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本金,撬动政策性金融机构贷款,财政全额贴息,专门用于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及其配套设施、安置点产业园区建设等。按照集中安置贫困户户均1万元由县财政先预拨平整庄基等搬迁前期资金,截止4月底,已按进度预拨启动资金532万元,同时,为加快贫困户“十户一体”互助组及产业脱贫项目尽快抢抓农时、及早落地,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已累计预拨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331万元,全方位保障扶贫产业开好头、起好步。
完善机制强监管。坚持惠民便民利民导向,在对各项涉农生产性、生活性补贴(补助)发放情况摸底、代发银行选择、村级支取查询网点调查基础上,形成了“一卡通”扩面改革意见,从根本上解决群众领取惠农补贴渠道多、查询支取不方便的问题,真正实现补贴领取“一卡(折)通”不出村。建立扶贫专项资金公示公告、报账审核、绩效评估、监督检查等日常管理机制,实现财政、金融、社会扶贫资金相互融合,规范管理,形成合力。同时,从去年7月起,在全市率先试点县财政兜底脱贫政策,建立了兜底脱贫财政保障资金管理审批机制,截止今年4月底,已累计发放社会保障兜底补助240.3万元,使全县2286户2340人贫困人口受益,实现稳定脱贫。
真帮实扶促脱贫。县财政局包抓的贫困村——崔木镇洪泉村,共320户1160名群众,散居在33个自然庄头,自然条件差,产业优势不明显、农民人均收入低,及时组建了5人驻村工作队,37名干部包联46户贫困群众,采取贫困户因人施策和项目建设整村推进并举的方式,从2月份驻村包抓以来,已为该村积极争取落实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资金157万元,发动贫困户种植烤烟263亩,油葵126亩,核桃建园250亩,新发展养羊大户1户60只,养鸡大户1户1000只,新发展农家乐2户,其中1户已试运营,组建“十户一体”产业发展互助组8个,主动联系争取蔬菜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了土豆产销协议,种植优质土豆280亩,为贫困户产业脱贫上了“安全锁”。春季组织整修村道护坡、路基780米,栽植绿化树木1777棵,其中:蜀桧1197棵,香花槐100棵,中槐450棵,柳树30棵。争取落实到位便民桥项目,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出行不便问题。组织开展了“送政策、送科技、送文化、送医疗”四下乡活动,在全村发放惠农政策宣传资料400余份,赠送农作物种植、家畜家禽养殖科普书籍200余册,组织百余名群众参加农业技术专家现场培训,组织县中医医院医务人员为110名困难群众义诊并免费发放药品5000余元,为51名老人免费理发,增强了群众脱贫信心,实现了驻村脱贫工作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