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黄河地名故事 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31.05.2020  13:11

  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迎来重大机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方面,突出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令人兴奋、倍受鼓舞。

  如何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沿黄河九省区政协主席联名向大会提出提案,呼吁加快立法和顶层设计,以促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为抓手,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延续的见证者。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地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和说不完的故事,承载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黄河流域星罗棋布的地名,是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的甚至贯穿历史数百上千年,早已成为黄河文明的有力见证。讲好“黄河地名故事”,深入挖掘黄河地名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是新时代讲好黄河故事,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地名品牌价值,推动黄河流域文旅产业升级,优化地方营商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

  讲好黄河地名故事,首先要加强黄河流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名论证认证,对中华原、大唐西市、大荔沙苑、丰图义仓、永寿黄土地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黄河地名进行传承保护,让尘封已久的优秀地名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其次要加强中国地名大数据中心建设,精准掌握地名数据的动态变化,深度挖掘地名背后的人文基因,促进地名文化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近日,民政部地名研究所、中国地名学会、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有限公司、国声智库就共建“地名中国”数字平台达成战略合作。该平台将通过“地名中国”会客厅、智库论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地名论证认证、地名文化传播等形式,进一步传承保护地名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地名文化的当代价值,促进地名文化与地方营商环境、地方农业产业、地方文旅以及文物展览交流等有机融合,使地名真正成为地方的靓丽名片和无形资产,讲好“中国地名故事”,为坚定文化自信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讲好黄河地名故事,还要加强对黄河流域地名文化的全媒体宣传推广。通过组织《中国地名大会·黄河板块》、拍摄《地名中国·黄河篇》、出版黄河流域地名故事系列丛书、开展“母亲河、家乡情”黄河流域地名绘本共读、《黄河地名文化走进联合国》摄影比赛等活动,让黄河地名文化牵动“乡愁”,成为共筑“中国梦”强大的精神动力源。

  (作者:王殿彬,中国地名学会副会长、秘书长)

编辑:高蒙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