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发展产业 黄龙苜渠村筑巢引凤振兴乡村

19.08.2019  10:23

  编者按: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为全面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农业农村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生动讲述陕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精彩故事,由中共陕西省委网信办、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和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联合主办,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承办,推出“春风又拂面乡村振兴正当时——让世界倾听陕西声音”主题宣传活动,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在黄龙县圪台乡苜渠村的村口,挂着竹编筛子,村名写在竹筛子上面,村口两旁是旧瓮、石头、砖头砌成的墙。入村路上,有用石头堆砌的褐马鸡造型,有旧物件砌成的城堡,还有迷宫、广场、花池、秋千、梅花桩等。入村后,一棵大树下,62岁的村民江运祥和村民们坐在树荫下,拉着家常。

  苜渠村口。贺冬鹏/摄

  江运祥说:“村里以前破烂,柴火乱堆,垃圾乱扔,路也不好,一下雨就成烂泥潭,走不成,现在是水泥路,干干净净的,每天还都有游客来这里转。

  苜渠村是一个自然村,地处两山夹一川的川道地带,依水傍山,地势平坦,河流水系穿过村庄聚集区,苜管路穿村而过。全村共有村民35户101人,耕地面积707亩。

  2019年,苜渠村开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圪台乡党委书记温超颖说:“我们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不破坏原始村貌的前提下,不浪费,不搞大拆大建,利用当地旧石头和废木材,恢复村庄的原始风貌,让农村散发出应有的气息,让人能留下记得住乡愁。

  苜渠村村民在村中央一颗古树下乘凉拉家常。贺冬鹏/摄

  美丽乡村不仅是让村子宜居,还要有产业兴旺和乡风文明。苜渠村地处北纬35度,有其独特的地域环境,适合中药材生长,更是板蓝根开花成药的“宝地”。村里在“三变”改革基础上,实施“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形成支部引领、合作社管理、村企合作、群众务工的方式,引进龙头企业在苜渠村大面积种植中药材,着力把圪台打造成连翘之乡、中药材小镇。同时,借助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把苜渠村打造成集生态颐养、餐饮住宿、亲子互动、农耕体验为一体的康养度假旅游观光区。

  苜渠村打造的城堡景观。贺冬鹏/摄

  江运祥家里有八口人,他说:“我之前种苞谷一年一亩地收入800多,现在种了8亩丹参,养了30多箱蜂,有土地流转收入,还可以在村里打工,一天能赚120块钱,现在一年纯收入3万多。

  温超颖说:“群众产业建起来、腰包鼓起来的同时,乡风文明也要跟上来。

  温超颖介绍圪台乡乡村振兴发展情况。贺冬鹏/摄

  苜渠村的文化墙上,写着村规民约、十个没有、支部五推行、党员五争当、群众十不准、文明乡风八项行动;悬挂核心价值观标识牌,矗立孝老爱民间俗语。另外,为移风易俗,苜渠村推行“板凳会”、成立“讲学堂”、创办“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办“共享厨房”、开设“苜渠好人榜”、设立一台“红色留声机”、传唱一首“产业致富歌”。苜渠村着力打造乡风文明一条街,提升群众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米彩虹实习生袁琳娜)

编辑:王晗璐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来自港澳台的追梦人:到最有机会的地方去!
编辑:刘伟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