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节给安康带来什么

21.09.2014  02:44

记者 刘锐萍 吴单 郭飒

14年前,10支龙舟队,18只彩船搅动了一江清水,沉睡的汉江打破寂静。

从2000年至今,安康龙舟节举办了14届,回过头想,它为我们带来了些什么?从近一段时间的采访中,我们得到很多答案。

14届安康龙舟节风雨兼程,一路欢歌,已然成为安康的文化的符号、民俗的标签、经济的助推器、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更是安康人一年一度的文化大餐和精神盛宴。

提升安康的发展水平和对外形象

举办龙舟节的初衷是“龙舟搭台,经贸唱戏”。借助龙舟节这个平台进行贸易洽谈、招商引资,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理念的更新,我们也逐渐认识到“开门迎客,先要打扫好庭院。

从 某种意义上说,举办龙舟节的要求和需求,加快推动了安康的城市建设。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打造龙舟文化品牌的思路,在一江两岸相继建成一批公共设施。龙 舟文化园、汉江一桥南桥头交通组织、高新区三大主题公园以及城市公交的更新换代、城市绿化水平提高……安康,踏着龙舟的步伐,向着现代化都市的方向前进。

最开始的龙舟节,是在汉江两岸荒草和垃圾堆中清理出办节主会场。当开幕式举行的时候,美丽整洁的汉江岸边让城区百姓感到震撼。

随 着城市的发展,知名度与美誉度的提升,安康这座城市正以一种包容与开放的姿态迎接着每一位客人。今年龙舟节开幕当天,中央电视台 新闻 频道对 安康 龙舟节的现 场报道长达3分多钟,中省各级媒体播发新闻30万人次。龙舟节期间,先后组织了中国青年女足U16邀请赛、环瀛湖自行车挑战赛等七大系列群众体育活动,北 京、上海、内蒙古、四川、湖北以及本省1500多名运动员参加赛事活动,参与群众3万多人,充分达到了服务对外开放、带动旅游产业和宣传推介安康的目的。

安 康的青山绿水、丰富资源、地域文化,在龙舟品牌的辐射下,真正“”出秦岭巴山。然而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当然是安康的旅游业。绿色环境、绿色经济、绿色文 化、优美的秦巴汉水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土人情,自然成为龙舟节活动推介的亮点。仅以第十四届龙舟节为例,我市共接待游客82.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9亿元。

市长助理、市旅游局局长王汉琳说,龙舟节就是服务民众、对外宣传、促进旅游的一个好平台,它不仅吸引众多游客,还展示安康的发展变化,是一张“金色名片”,更是一张“请柬”。

提升文化自信和群众参与意识

龙舟是安康独特汉水文化形态和习俗的重要代表,是汉水文化发源和发展的重要见证。

安 康龙舟历史悠久,清代以来安康的龙舟赛事频繁见诸史料,1958年端午节,安康县举办规模宏大的“安康龙舟竞赛”,西影厂拍摄了汉江十里龙舟竞渡的盛况,并制作了纪录片《庆丰收,赛龙舟》,使安康龙舟赛闻名遐迩。因为 各种原因,赛龙舟这项活动一度沉寂,但独具特色的龙舟文化,留在安康人的记忆深处。2000年以来,通过举办龙舟节,把这项传统文化活动组织起来,传承起 来,保护起来,成为安康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更重要的是,我们借助龙舟节这一张名片打出了更多的文化品牌。

汉调二黄、紫阳民歌、安康龙舟”是安康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龙舟节的舞台上,它们通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出其厚重的文化魅力以及安康浓郁深厚的人文底蕴,引爆了群众参与文化、享受文化、展示才艺的极大热情。

龙舟精神本身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美德,今年龙舟节,“最美安康人”暨“安康好人”,这些普通人化身舞台的主角,带给安康人民一场道德的洗礼。“最美安康人”代表为龙头点睛,市委书记、市长亲自为“最美安康人”颁奖……道德的光辉在广大市民心中得到绽放。

龙舟节,归根结底是一项民俗活动,更重要的是,它给百姓和游客带来了欢乐。

从 “抢鸭子”、“摸鲤鱼”到汉江水面的冲锋舟编队表演、游泳方阵展示、水上艺术表演、龙舟竞渡、汉江横渡挑战赛,不仅彰显了安康水资源禀赋,还让广大群众乐 在其中。连续两届举办的“我要上龙舟节”系列群众文化展演及选拔活动,更是让老百姓把自己最喜欢、最拿手、最得意的文艺绝活展示出来。

我参与、我展示、我快乐”,这是第十四届龙舟节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题,活动从今年5月初开始,历时近两个月,参演节目1258个,参演人数14165人,受惠群众98.9万人次。数字是最直观、最有说服力的,看到这样的数字,无不感叹龙舟节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刘曼玲是安康知青艺术团团长,在“我要上龙舟节”群众优秀节目精编汇演结束时对记者说:“我们能够借助龙舟节这个平台,来展示我们安康的地方特色文化,宣传安康、推介安康,感到十分开心与自豪。

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和政府公信力

2000年12月,安康撤地设市。最初的几届龙舟节面临了很多考验,“5.1”长假、旅游推介活动、西康铁路通车、国家和省级领导的出席、各级媒体的高度关注等等,使得龙舟节举办方汉滨区委、区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然而,压力转换为动力的过程,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汉 滨区文广局局长罗先余参与了多届龙舟节的筹备工作,谈到龙舟节的举办,他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提升了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能力”。最初的几届龙舟节,安康城区面 临最大的难题之一就是旅游出现“井喷”的现象,游客接待是严峻的考验,这是之前安康不敢想象的事情。整个城区饱和接待量才1000床位,而龙舟节开幕当天 晚上,超过2000人无法接待。当时,几乎是参与龙舟节工作的所有人员都在想办法,在水西门外搭帐篷,在闲置病房、学校学生宿舍设立临时休息室。可是到半 夜,还是有一些游客安置不了,汉滨区委主要领导不敢懈怠,主动在城区四处打听住所,最终联系上把旅游大巴集中起来,当做游客的休息室,才将这一问题较为妥 善地解决。第二届龙舟节那一年,城区一年增加宾馆40余家。

任何一个大规模的节庆的举办,背后都是一项庞大地系统性工程,出任何一方面差错,就像“木桶效应”一样出现“短板”导致失败。众人划桨,毕力向前,同一节奏,奋勇争先。划龙舟,是一个同心协力的过程,靠的是配合,靠的是齐心。办龙舟,这种精神也得以充分体现。

被 动工作转变为提前对接。龙舟节举办了十几届,参与筹备工作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从认识上发生了深刻变化。市体育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龙舟节的活动, 他们都要主动到其他相关部门对接协调,费时又费力。近年来,尤其是第十四届龙舟节,虽然体育赛事在整个节庆活动中的比例增加了,但工作起来比以前还轻松了 些,很多部门都会主动跟他们对接工作,尤其是公安和卫生系统很早就拿出方案,各项赛事十分有序。

从龙舟节的一届届举办,我们能细致地观 察出很多变化,这些变化是一次次积极探索的过程。龙舟节的安全保卫工作从最初的只有简单水上救护,到近几届水陆结合,启动的入场探测仪、警犬等综合性安 保。有几届龙舟节“过于严格”,封路面积过大,百姓有怨言,目前已经改进到尽量减少扰民,科学地进行交通管制。

市文广局局长杨海波说:“龙舟节的举办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在今后如何将这个经过多年努力打造出来的成果,既发挥最大的效益,还能让各个层面尤其是老百姓满意,这还需要继续探索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