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陕西接待境内外游客14.14亿人次
“十二五”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谋划、来推进,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作出重要批示,并出席旅游重要活动;省政府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突出重点提档升级推动旅游业大发展的意见》、《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批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文件,安排5亿元设立陕西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旅游业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2015年全年预计接待境内外游客3.86亿人次,同比增长16.1%;旅游总收入3005.8亿元,同比增长19.2%。“十二五”期间,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14.14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07万亿元,分别比“十一五”期间增长了180%和226%。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和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1%和25%。游客人均花费753.6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6%。
旅游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
旅游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冬季旅游、儿童游乐等产品,观光与休闲度假产品比例由“十一五”的5:1增加到5:3.5。全省A级景区由2010年的101家增加到288家,其中5A级景区由3家增加到7家,4A级景区由24家增加到69家。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示范点20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7个,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300家,省级旅游示范县17个。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5个。全省建立了4个旅游商品研发基地,研发旅游商品1500余种,旅游商品连续3年在中国旅游商品大赛获得金、银、铜三项大奖。星级饭店由2010年的353家增加到382家,其中五星级饭店由2010年的8家增加到17家。旅行社由2010年的614家增加到775家,西北中旅、陕西中旅进入全国百强旅行社。陕旅集团、陕文投集团、曲文投集团、西旅集团等大型企业快速发展,在调整全省旅游产业布局、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上发挥了引领作用。旅游企业由2010年的1600家增加到3000余家。
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得到提升,全省新建、改造景区旅游道路、步行道2000余公里、旅游厕所5000余座、停车场320余个、游客服务中心和游客服务咨询点830余个,新建自驾游营地10个。70%旅游干线和3A级以上景区实现标牌、标识标准化建设。高A级景区实现wifi全覆盖。
陕西旅游的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成功举办3次“秦岭与黄河对话”,挖掘陕西文化内涵,影响力和传播面达到12亿人次;成功举办两届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吸引了33个国家和地区代表、24个国内省区市的政府机构、旅游企业参会,接待专业观众6400余人,公众8万人次。在国内外重要客源地开展旅游促销160多场次。今年,国家旅游局先后3次把重大旅游活动安排在陕西,成功承办了丝绸之路旅游部长会议暨第七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丝绸之路旅游国际大会、美丽中国—2015丝绸之路旅游年启动仪式和长征精神红色旅游全国火炬汇集仪式,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盛赞陕西会务工作体现了国际水平,高度评价陕西旅游在中国及世界旅游版图中的重要地位。预计全省接待入境过夜游客29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6亿美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了81%、106%。
旅游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是在稳增长方面,旅游成为全省投资的重要增长点。“十二五”期间全省实施旅游项目2100余个,完成投资1721.04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分别增加69.5%、222%。招商引资项目656个,两届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签约项目58个,涉及资金451.6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689.54亿元。二是在调结构方面,旅游带动了相关行业转型发展。2014年国家旅游局统计,旅游业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业的贡献率超过40%。我省不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在惠民生方面,积极推动旅游扶贫和就业。今年预计乡村旅游接待1.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58.9亿元。“十二五”期间,全省乡村旅游共接待4.71亿人次,年均增长30.3%;乡村旅游总收入500.8亿元,年均增长30.8%。农家乐经营户达到2万户,乡村旅游从业人数达24万人。推进151个国家首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遴选10个县区开展省级旅游扶贫试点示范,旅游示范县人均年收入增加1000元左右,带动60万人脱贫。全省旅游业累计直接就业703万人。(陕西日报记者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