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十三五”预计减贫350万人 5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延安市吴起县铁边城镇移民搬迁户原住所。陕西省扶贫办供图
作为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一大看点,“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陕西省97个有扶贫开发任务县(市、区)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全省国定线下的农村贫困人口为350万,省定线下的贫困人口为460万。这意味着,未来五年内,陕西至少须完成350万人的脱贫任务。
自我加压提升扶贫标准 2015年实现百万人口脱贫
2011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2012年,陕西省自我加压,将扶贫标准提高至2500元,成为首个制定高于国家扶贫标准的西部省份,使受益人口扩大了124万人,并精准识别到村到户。
记者日前从陕西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施四年以来,陕西国家标准下贫困人口减少40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7.5%下降到13.4%,扶贫开发成效明显;省级标准下贫困人口减少38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0.6%下降到17.7%。随着精准扶贫的不断深入,2011-2014年间,省级标准下贫困人口分别减少65.3万人、90.6万人、109.87万人和114.71万人,脱贫步伐明显加快。
2015年以来,陕西进一步核实了贫困人口,更新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精准分类了贫困人口致贫原因,摸清了贫困残疾人、老年人、大病患者和贫困家庭的高中生、大学生(中职生)等五类特殊贫困人口底数。延安市对建档立卡中26%的贫困户进行了核实替换更新。此外,扶贫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等关键环节也更为精准,预计全年可实现100万贫困人口脱贫目标。
逐步实施九大扶贫路径 确保革命老区率先脱贫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回陕视察,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后,革命老区延安立足实际,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制定出台了《率先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行动方案(2015—2020年)》和《推进精准扶贫率先实现脱贫目标的实施意见》,确保延安到2017年在全国革命老区中率先脱贫,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据悉,在金融扶贫方面,延安采取每县建立300-500万元贫困户产业发展小额贷款风险担保基金,协调金融部门按照1:10的比例放大贷款额度,为贫困户每户发放3-5万元免担保、免抵押扶贫小额贴息贷款,政府财政连续贴息3年。此外,为保证老区率先脱贫,延安还制定了专项基金、合作社(企业)+贫困户、果园承包地托管、劳务输出、生态旅游、支部引领能人带动等九大扶贫路径。
对长期居住在偏远山区、地质灾害多发、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贫困户,持续推进大规模移民搬迁,在搞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的同时,加大产业开发和创业就业扶持力度。延安市吴起县铁边城镇移民安置区为促进搬迁户增收,配套建设了现代农业园区、劳务合作社、农产品产销合作社、养殖区和种植区,建成标准化养鸡场、千只羊场、千头猪场和日光温室大棚,通过“造血”解决了进镇农民的就业问题。
除了350万国定线下的贫困人口外,陕西现存国定扶贫开发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县、省级贫困县共56个。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目标要求,到2020年要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对此,陕西省扶贫办主任张荣珠表示:“按照目前的计划安排和工作进度,完成这个目标我们是充满信心。”
据张荣珠介绍,下一步陕西将集中一切要素,向贫困地区倾斜,向贫困人口倾斜,确保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不掉队。通过兜底扶贫,对贫困老年人按规定全面发放基本养老金和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对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全面发放残疾人专项补贴;对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安排专门资金资助其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扩大大病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覆盖面;对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范围。
此外,陕西还将改革“雨露计划”培训方式,实现扶贫对象的技能培训和教育助学全覆盖,确保每个贫困孩子都能上得起学、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通过职业培训实现就业。“通过教育、培训和能力扶贫,让贫困家庭孩子受到良好教育和培训,让他们掌握一门甚至几门生产技能,从根本上斩断代际相传的穷根。”张荣珠表示。(文/肖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