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造林77.6万亩为城市增绿添靓

25.02.2016  09:04
 

  2015年是全市全面掀起生态建设绿化大行动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榆林市围绕“城市增绿、市民添福、山区造林、农民增收”目标,严格工程监管,狠抓造林质量,打造精品工程,弘扬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稳步推进。全市共完成营造林77.6万亩,改造低产枣园10万亩,完成山杏嫁接改良1.7万亩;在80个行政村实施“千村万户”绿化工程;完成义务植树1000.5万株。

   高标准打造精品工程

  去年以来,榆林市对神府、榆绥、榆佳高速及G210、G307国道、沿黄公路、部分通村公路沿线进行全面绿化,实现了绿化带全线贯通。榆林市区也在汽车产业园会展区、青云山景区、榆绥高速的四个出入口集中栽植樟子松、油松、新疆杨等15万株,在西南新区怀远大道绿化栽植油松、云杉、河北杨等3.1万株。

  同时,各县区也依托自身优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打造精品工程。

  神木县按照“一馆一带一景”的要求建设神府高速、榆神高速和府店公路;

  子洲县采取林业局提供苗木、乡镇政府组织实施、村组群众投劳的方式,对总长420多公里的43条道路全线绿化;

  米脂县对榆绥高速及210国道沿线直观坡面绿化;

  府谷县在高寒岭生态旅游区栽植以樟子松、油松为主的生态景观林5000亩,试种成功500亩油用牡丹,为增加当地群众收入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定边县在全长11.2公里的定海路两侧营造10米宽的护路林带,栽植各类乔木3.1万株;

  榆神工业区管委会投资5492万元,完成造林绿化9775亩。

  据统计,去年,榆林市共新建樟子松基地14万亩、红枣基地0.7万亩、核桃基地7.3万亩、长柄扁桃基地1万亩,资源开采企业造林5万亩、封山育林8.5万亩、其他造林38.5万亩。

   多举措发展经济林业

  坚持生态与富民相结合,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积极建设林业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去年,神木县财政投资3.2亿元,重点实施神府高速、城区绿化、樟子松基地、林业产业等25个重点工程。定边县财政投资1.5亿元用于李守林故居绿化、长城遗址公园等绿化项目,并实行种植柠条连片50亩以上的荒山造林每亩补助300元的政策,调动农民造林的积极性。

  而子洲县把核桃列为全县农业发展五大主导产业之一,成立了核桃产业服务中心,建成砖庙镇核桃示范乡和曹家沟、闫家山、砖庙3个标准化示范园,全县新栽核桃10万亩。绥德县更是创新农业园区建设方式,在名州镇裴家峁村新建1000亩集试验、示范、教育、采摘为一体的精品产业示范园。清涧、佳县向农民发放3000吨有机肥、100吨各类农药、1700套修剪工具等器械用于低产枣园改造。

  此外,全市大力推行森林保险,通过市县区财政投资,使榆阳区2.2万亩大扁杏、佳县1.5万亩红枣参加了保险,保障了林农收益。

   一体化”创新发展模式

  为进一步加快“育苗造林一体化”,榆林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榆林市林业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工作的意见》,规定对红枣、核桃等经济林基地建设工程,以及在国有林地上实施的工程,可以不进行招投标实行“育苗造林一体化”,由农民和林业单位实施,保证造林质量。

  去年,全市继续开展技术集团承包,市直林业技术单位成立技术集团承包小组,具体包抓红枣、核桃、两杏示范点21个,以点带面,形成规模。通过调研,将子洲县列入市级核桃基地建设示范县,绥德、子洲、佳县、米脂的4个村列为全市有机核桃科技示范基地。同时,榆林市林业局对低产园改造项目集中流转经营500亩以上的每亩奖励30元,1000亩以上的每亩奖励50元。

  针对全市红枣销售难的问题,榆林市林业局分别召开全市红枣产业建设座谈会、红枣产销情况通报会,分析我市红枣产业建设与发展的整体现状,重点围绕红枣企业加工销售制定应对措施。榆林市上决定对佳县、清涧产枣大县分别扶持100万元,以此推动红枣销售和加工。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