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谈成 中国何以应对

07.10.2015  10:20

  中新社北京10月6日电 题:TPP谈成 中国何以应对

  中新社记者 石岩

  当地时间5日的美国亚特兰大,当美国等12国经贸部长正式宣布历时5年多的TPP谈判结束时,国际舆论不约而同地将视线转向东方,静候那个“不在场的主角”——中国的反应。

  同样是在5日,中国负责经贸事务的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正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出席二十国集团(G20)贸易部长会议。是次会议中,支持世界贸易组织(WTO)所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是与会各方圈定的重要议题。

  “中方对符合WTO规则、有助于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建设均持开放态度。”这是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6日就TPP谈判结束表态时所强调的。

  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TPP的达成,对于WTO来说并非福音。作为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WTO的精髓在于追求贸易自由化,而目前看来,TPP则只是一个封闭的贸易“小圈子”。

  作为WTO的首要贸易原则,无歧视待遇原则被各方所推重。依据这一原则,一缔约方在实施某种限制或禁止措施时,不得对其他缔约方实施歧视性待遇。

  而在TPP这个贸易“小圈子”里,歧视却无处不在。在由美国“接管”TPP主导权后,该协定俨然变成了针对中国的经贸版“重返亚太”战略。奥巴马曾不止一次就TPP公开宣称,不能让中国书写全球贸易规则。

  众所周知,WTO的另一重要原则是透明度原则,但TPP谈判全程却显然与“透明度”无缘,就连各谈判方国内的相关利益方也无权置喙。至5日,美国的工会团体还在奋力抗争,游说更多民主党议员放弃支持该协定。

  对于TPP的封闭性和不透明,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评价可谓入木三分。他说:“由美国主导的TPP协议推出的是一个受操控的贸易而非自由贸易,这是决策过程不向非商业利益相关方开放的结果,更别提国会代表了。

  有鉴于此,TPP不仅不符合WTO规则,更谈不上“有助于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建设”。对于后者,目前公认的可行性最高的解决方案已经出现,那便是中国力倡的亚太自贸区(FTAAP)建设。

  去年11月份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结束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亚太自贸区路线图获得通过。自此,亚太自贸区进程得以启动。

  而今,面对TPP谈判的结束,中国更应大力推进FTAAP进程,以更具前瞻性的视界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此同时,在将中韩、中澳两个高水平的自贸协定“收归囊中”的基础上,中国亦应“一鼓作气”,推进与包括TPP参与方在内的更多国家和地区更高水平自贸协定的达成。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亦应加快。须知,更多中国企业的走出去,可以有效规避TPP等碎片化自贸协定人为制造的贸易及投资壁垒。

  在扩大开放的同时,中国国内的各领域改革,特别是在涉及新一代贸易规则的金融、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亦应提速,在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上持续加大力度。练好“内功”,方能从容应对各种外部挑战。而这,也是中国高层“以开放促改革”的应有之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