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质量之困”:三聚氰胺事件影响仍未消除

19.05.2015  09:03

  国产奶粉不敌洋奶粉。当前婴儿奶粉的困境,就是中国乳业现状的一面镜子。

  “奶粉质量问题,困扰着中国奶粉业,侵蚀着消费者对奶粉业的信任,制约着民族奶粉业的发展。”谈到奶粉的质量,农业部原副部长、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面色凝重。

   奶粉“质量之困”,困扰着消费发育和产业发育

  近年来,我国迎来奶业发展最好的历史时期,奶业形势好,不单表现在收入增加、效益提高上,重要的是,我国奶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奶业生产现代化的进程正在不断加快,包括奶粉在内的乳制品质量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乳品企业共有1600家左右,奶粉产能超过150万吨,加上每年的适当进口,我国奶粉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现在,我国奶粉质量究竟怎么样?消费者是否可以放心食用?

  高鸿宾说,农业部连续5年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和生鲜乳专项整治,累计抽检生鲜乳样品9.8万批次,抽检指标从6项增加到12项,涵盖国家公布的所有违禁添加物,检测范围覆盖全部奶站和运输车,生鲜乳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连续5年保持100%。整个抽检证明了奶业安全状况恢复,提高了国人对中国奶业的信心。

  尽管中国奶业质量取得全面进步,但奶粉的“质量之困”依然存在。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首先是奶粉产业集中度偏低,造成奶粉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我国奶粉行业规模巨大但却是食品行业中最分散的行业之一,我国最大的奶粉品牌的份额占国内市场份额不足15%。婴幼儿奶粉因其竞争激烈而更说明问题。目前,全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前十大品牌中,国产品牌有5个,分别是贝因美、伊利、合生元、雅士利和圣元,其中贝因美和伊利位于第一梯队,份额占比均不足10%。

  其次,是奶粉产业处在加速追赶期,造成奶源质量波动大。从生产方式看,一家一户的养牛方式包括从挤奶到运输过程中会因为可能存在的管理漏洞而产生奶源质量隐患。从产业效率看,奶牛养殖户存在“养牛挤奶”与“杀牛卖肉”的效益对比现象,造成奶牛养殖水平不稳定,从而带来奶源质量不稳定的隐患。从价格机制上看,原料奶生产主体与奶制品加工企业利益关系不紧密,未建立价格联动的利益分享机制,高品质奶源供应得不到有效激励,甚至同低品质奶源一起“大囫囵”收购,挫伤了原料奶生产主体提供高品质奶源的积极性。

  奶粉“质量之困”,困扰着消费发育和产业发育。中国奶业协会乳业专家顾佳升分析,从消费发育看,当年的奶制品三聚氰胺污染事件的影响依然没有彻底消除,消费者对消费国内奶粉的信心还在恢复之中。根据中国奶业协会统计,每年我国的婴幼儿奶粉市场至少需要30—40万吨,但目前我国每年的婴幼儿奶粉产量约为8—10万吨。原因是市场对国产婴儿消费奶粉的信心不足,抑制了乳业企业扩大奶粉生产规模的动力。

  从产业发育看,本土奶粉市场份额和洋奶粉市场份额比重的失衡,抑制了国内乳品企业生产奶粉的资本周转,使乳企发展缺乏后劲。李胜利坦言,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奶粉市场,也是全球奶粉市场增长速度最快、最有潜力的市场,占据全球1/4的奶粉市场,但至今仍未产生与国内市场份额相匹配的奶粉业龙头,目前国内最大的奶粉企业贝因美公司的市值尚不足美国的美赞臣公司的1/5。

   以质量为圆心,画奶粉产业的圆

  民以食为天。乳制品从奶头到嘴头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在市场上引起巨大波动。2004年出现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2005年曝光的浙江雀巢婴幼儿奶粉碘超标事件,2008年河北石家庄奶制品三聚氰胺污染事件……当年一系列乳品质量安全事件,至今让消费者心头还罩着挥之难去的阴霾。

  “必须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奶粉质量,当前的奶粉‘质量之困’不可怕,怕的是没有变危机为机遇的信心和勇气。”农业部原副部长、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刘成果说:“中国乳业始终要以质量为圆心,画奶粉产业的圆。”面对严峻的挑战,中国奶粉业亟待化茧成蝶,亟待寻求新的突破。突破口在哪里?一是建立可靠的奶业质量体系。二是构建奶业健康发展体系。

  这些年,通过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中国乳业在打造放心奶工程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进一步夯实奶粉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顾佳升表示,建立可靠奶业质量体系,核心是要解决产业集中度问题。要千方百计推进奶牛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使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奶牛存栏快速增加,奶类总产量大幅增长,奶牛规模养殖加快推进,乳制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乳制品产量持续增加,产品种类丰富多样,从而使乳业在最终产品上形成放心食品。

  构建奶业健康发展体系,核心是要解决清洁奶源问题。要从养殖方式改造升级和乳品质量安全监管入手。目前,小规模散养户仍是生鲜乳生产的主体,专用饲草饲料缺乏,饲养方式粗放,高产奶牛比例不高,高品质奶源不够。乳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生鲜乳收购站点数量多,条件参差不齐,开办主体复杂,监管难度大等问题。乳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监管力量不足等现象必须得到纠正。还要规范投入品使用,增强防疫服务能力,加强环境保护,从而实现在源头上保障生鲜乳质量安全。

  打造可靠的奶业质量体系和健康发展体系,需要制度保障。专家建议,要从完善市场监测预警、产业损害调查与贸易救济、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奶业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国内外奶价的监测和预警,严格执行液态奶标识制度,实现进口乳制品渠道和用途可追溯,建立奶农与乳品企业价格联动的利益分享机制,推行原料奶价格保险机制,保证奶业稳定发展。